[摘要]9月14日晚間,富臨精工公告,公司與青海恒信融鋰業科技有限公司(“恒信融”)經友好協商,就在鋰資源產業鏈、供應鏈和價值鏈升級和延伸方面建立長期合作關系,在鹽湖鋰資源綜合開發、利用及鋰電上游原材料產業布局及產業投資方面建立戰略合作關系,達成戰略合作協議。
今年以來新能源板塊走勢迅猛,鹽湖提鋰行業也迎來黃金時代,許多公司開始加速布局該行業。
因擬入股恒信融進軍“鹽湖提鋰”、拓展上游鋰資源收到深交所關注函的富臨精工,與恒信融的合作又有新進展。據上市公司最新公告,富臨精工與恒信融就鋰資源等相關領域達成戰略合作。
而富臨精工無疑是最近幾個月的大牛股。該股從5月的9元多一路上漲至目前的47元,累計最大漲幅高達4倍,走勢令人瞠目結舌。
富臨精工:與恒信融建立長期合作關系
9月14日晚間,富臨精工公告,公司與青海恒信融鋰業科技有限公司(“恒信融”)經友好協商,就在鋰資源產業鏈、供應鏈和價值鏈升級和延伸方面建立長期合作關系,在鹽湖鋰資源綜合開發、利用及鋰電上游原材料產業布局及產業投資方面建立戰略合作關系,達成戰略合作協議。
據了解,恒信融主要從事鹽湖鹵水礦產資源的提煉生產應用等業務,主要開展含有金屬鋰的化合物的提煉生產及相關產品的開發應用,擁有較為完備先進的提煉生產技術工藝及設備,一期年產2萬噸電池級碳酸鋰工廠已投產,主要產品是碳酸鋰材料,可用于生產新能源汽車電池等。
公司與恒信融暫不存在關聯關系。公司目前在推進收購自然人股東陳偉持有的恒信融9%股權,收購完成后,公司擬通過增資方式繼續增持恒信融股權,交易完成后,將合計持有恒信融31.7496%股權。
陳偉促成公司與目標公司完成《戰略合作協議》的正式簽訂為收購恒信融9%股權的生效條件之一。
公告顯示,該協議的簽署將有利于進一步保障公司磷酸鐵鋰業務上游鋰資源的供應,拓展上游磷酸鋰的供應渠道對公司降低原材料成本也有積極影響;有利于加快推進公司新能源鋰電材料上下游一體化戰略。
公開資料顯示,富臨精工主營業務為汽車零部件和新能源鋰電正極材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今年以來,為擴大鋰電正極材料產品的市場規模,公司積極布局鋰電上游。
擬入股恒信融進軍“鹽湖提鋰”
日前,富臨精工剛宣布擬入股恒信融進軍“鹽湖提鋰”。這是繼7月份宣布擬投資40億元新增25萬噸磷酸鐵鋰正極材料產能后,富臨精工在鋰電上游的又一新動作。
9月13日,富臨精工發布公告稱,公司擬以3.33億元收購青海恒信融鋰業9%股權。同時,公司計劃繼續對恒信融鋰業以增資方式再獲得其25%股權。
具體而言,富臨精工擬與恒信融鋰業自然人股東陳偉簽署股權轉讓協議,受讓陳偉持有的恒信融鋰業9%股權,轉讓對價3.33億元。
在成為恒信融鋰業股東后,公司擬繼續對其以增資的方式再獲得25%股權,增資擴股后將獲得總計31.75%的股權。在增資完成后,富臨精工將成為恒信融鋰業第二大股東,同時有權獲得恒信融鋰業7名董事席位中的兩席。
值得注意的是,這部分受讓股目前處于司法凍結狀態。
恒信陳偉所持有的恒信融鋰業上述9%股權,正被西安、青島、上海等多地法院查封。根據公告,上述司法查封主要是由于陳偉與西安善美鋰業投資基金合伙企業、寧波梅山保稅港區禹泉環保投資合伙企業和匯智工程科技等公司的債務糾紛而起。
富臨精工受讓股權的先決條件之一是陳偉的上述債權人解除對恒信融鋰業相應股權的質押及司法查封,以滿足本次交易不存在實質性障礙。
恒信融鋰業業績持續虧損
除受讓股目前處于司法凍結狀態外,標的企業業績也不容樂觀。2017年,碳酸鋰價格觸及高位,從17萬元/噸的高點一度跌向最低的4萬元/噸。
如今,受益于新能源市場的火爆,碳酸鋰價格已向高點挑戰。最新一輪漲價后,國產電池級碳酸鋰的價格達到14.2萬元/噸至14.3萬元/噸。與年初的5.3萬元/噸相比,該材料的價格漲幅已經達到了173%。
然而,業績報告顯示,2020年恒信融鋰業實現營收1.62億元,虧損1.15億元;2020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收7656.9萬元,虧損4573.13萬元。
在富臨精工擬“買進”恒信融鋰業股權的同時,奧特佳卻選擇“出貨”。9月13日,奧特佳擬以1.48億元的價格轉讓其持有的恒信融鋰業4%的股權,預計將由此獲得6382萬元的收益。
深交所下發關注函
9月13日,深交所注意到了此次收購事項,并向公司火速下發了關注函。
標的恒信融截至2021年6月30日總資產為9.63億元,凈資產為6.33億元。2020年度和2021年1-6月,恒信融分別實現營業收入1.62億元、7656.9萬元,實現凈利潤-1.15億元、-4573.14萬元。
富臨精工半年報顯示,截至2021年6月30日,富臨精工貨幣資金余額為2.99億元,其中,庫存現金余額為1.54萬元,銀行存款余額為2.44億元。
深交所,截至2021年6月30日,恒信融總資產為96300.39萬元,凈資產為63293.53萬元;2020年和2021年上半年,恒信融分別實現營業收入16171.7萬元、7656.9萬元,實現凈利潤-11464.42萬元、-4573.14萬元。
一方面,對于恒信融鋰業持續虧損的情況,深交所請公司說明恒信融持續虧損的原因及合理性,生產經營環境及基本面是否發生重大不利變化。
另一方面,深交所請公司結合恒信融核心競爭力、近三年一期主要財務數據、近三年的股權評估情況、市場同類可比交易評估及作價情況等補充說明本次交易的定價依據及其合理性、公允性,評估涉及的具體測算過程、測算結果,測算依據及其合理性。
截止到今年6月末,富臨精工賬上的貨幣資金僅約3億元。
因此深交所請富臨精工結合公司貨幣資金余額、營運資金需求、大額資金支出計劃等,補充說明富臨精工是否具備足夠的資金實力、本次投資的具體資金來源,并結合恒信融未來的資金投入規劃說明本次交易對富臨精工生產經營、財務狀況的影響。
富臨精工4個月飆升4倍
從二級市場表現看,富臨精工無疑是最近幾個月的大牛股。在近期公司的一系列在鋰電正極材料的投資催化下,該股股價一路飆升。
“鹽湖提鋰”概念是目前資本市場上最火熱的概念之一。曾是A股虧損王的鹽湖股份在暫停上市后,不久前恢復上市。憑借著“鹽湖提鋰”概念,一舉上漲3倍多,目前市值超過2000億元。
9月13日,富臨精工股價大漲超過12%,9月4日繼續上漲,目前公司市值超過350億元。而今年以來,富臨精工股價已經上漲超過340%,今年年初時,公司市值還不到80億元。
該股從5月的9元多一路上漲至9月初最高的47元,期間累計最大漲幅更是高達4倍。作為鋰電池板塊的大牛股,該股受到眾多機構青睞。
中報顯示,截至6月末,迎水飛龍12號私募、富國創業板兩年定期開放混合、信達澳銀新能源產業、富國改革動力混合等公私募位居前十大流通股股東。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近期公司股價大漲中,機構資金已在減持。
8月10日,富臨精工沖高回落,收跌6.12%,報31.44元,日價格振幅達到32.88%。盤后龍虎榜數據顯示,五家機構席位合計凈賣出2.81億元。
轉載請注明出處。
1.本站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本站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我們編輯修改或補充。


熱點推薦
精選導讀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