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除了DMC價格上漲之外,電解液溶劑之中的另外四類溶劑的售價也稍有漲勢,導致電解液價格觸底反彈,現款交易且很多電解液廠家已經不接受電池企業的長單,而這一波的漲價有望緩解不少電解液廠商此前累積的資金壓力。
今年以來,各個環節的鋰電材料價格戰極其慘烈,其中也包含電解液領域。截止今年八月底,電解液價格甚至已觸及利潤紅線,相關企業可謂是苦不堪言。在價格不穩定、原材料供應短缺以及回款困難的過程中,很多中小型電解液企業的發展遭受到了波折,甚至是慘遭淘汰。
“今年上半年電解液領域的價格戰打的比較猛,正常一噸的電解液價格在3.8-4.2萬元/噸,今年有亂報價的企業,報價低至2.6-2.8萬元/噸,直降30%-40%,很多中小型企業難以承受虧損。” 電解液行業資深從業人員丁祥歡對《動力電池》雜志表示,引發價格戰的原因有多方面。
電解液降價已觸及利潤底線
丁祥歡分析到,主要原因有三個:(1)電解液原材料六氟磷酸鋰產能釋放,價格降至13萬/噸;(2)電解液原材料溶劑價格下跌;(3)電解液行業集中競爭加大。
不過降價并未持續整年,九月伊始,受原材料上漲和需求旺季推動,9月開始天賜、新宙邦、杉杉電解液價格均有提升,幅度約為5%-10%。《動力電池》雜志了解到,提價的主要原因是溶劑DMC(碳酸二甲酯)產能受環保、自然災害、裝置檢修等原因,供給趨于緊張推動價格上漲。
電解液價格出現反彈
據《動力電池》雜志了解到,當前國內生產電解液關鍵原材料DMC(碳酸二甲酯)溶劑的企業多如牛毛,但是能生產處高純度電池級的DMC僅僅三家企業,而其中山東海科以及石大勝華這兩家企業占據DMC市場的80%。
此前,山東海科工廠前段時間被水淹,石大勝華被停產檢修,溶劑“雙雄”的DMC出現問題,直接拉高溶劑的市場價格。“現在80%的市場供給出現問題,小型電解液廠商壓根買不到溶劑,而大電解液廠商需加價和現金購買溶劑。”丁祥歡透露。
“溶劑供應突然縮減,導致其價格突然上漲,漲幅接近40%。” 丁祥歡坦言,從溶劑行業的角度來看,溶劑用途很多,其最主要的客戶并非是電解液企業,所以溶劑供應告急的情況下,很多溶劑企業不會優先考慮把溶劑賣給電解液企業,這也加重溶劑在電解液當中的緊張程度。
DMC溶劑供應商石大勝華
實際上,當下大約有60%-70%的圓柱電池電解液均采用DMC,而每噸圓柱電池電解液之中DMC的占比達到50%-65%,按照這個配方,DMC價格的走向對電解液價格影響較大。業內專家認為,導致最近DMC價格上漲的最主要原因是核心生產廠家的產能短缺。
其實,DMC作為易燃易爆物品,再加上國家環保局審查極其嚴格,很多易燃易爆化工項目不可能短時間整改完成再獲批,這也意味著短期之內石大勝華極有可能不會復產,短期缺貨情況不會得到緩解,溶劑價格仍將處于高位。
今年年初伊始,電解液價格一直是持續下跌的走勢,當前DMC價格的上漲或許能夠為企業盈利能力產生修復。
“除了DMC價格上漲之外,電解液溶劑之中的另外四類溶劑的售價也稍有漲勢。”一位電解液企業高管表示,受此影響,很多電解液廠家已經不接受電池企業的長單,接下來不排除電解液繼續漲價的情況出現。
對此,有業內人士認為,電解液廠家突然如此“牛氣”地拒絕長單,并非毫無道理。首先原材料價格不受控制,如果再漲,長單價格必將虧本;其次電解液利潤在先前已經被壓的很低,借此漲價機遇,電解液企業也想恢復一些利潤空間;最后,回款難問題成為電解液廠商的“心病”,這一波的漲價,緩解了不少電解液廠商此前累積的資金壓力。
當然,此次電解液主流產品漲價,完全回補了6月份以來原材料價格上漲帶來的單噸損失,但后續的電解液價格能漲價多少?丁祥歡認為,電解液漲價是會在理性的范圍之內,預計不超過12%,出現這樣的觀點,也有其自身的依據。
DMC供應短缺致電解液價格上漲
首先,鋰鹽價格占據電解液成本的50%左右,溶劑成本占據30%左右,但是電池配方不同,原材料占比有所差異,溶劑的占比可一定程度上縮減,所以其電解液的成本也不會太離譜。
其次,由于電解液占比電池的成本較小,因此小幅度的漲價對電池整體的成本影響微乎其微,但是大幅度的漲價電池企業也不一定會同意。而電池企業接不接受卻是取決于整車廠對電池價格的要求,整個電池行業的降價主因來自于車企,從當前正在與車企商洽談明年的采購價格來看,預計明年電池價格又降一波。因此,電解液廠商要想大幅度漲價,似乎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值得注意的是,在價格不穩定、原材料供應短缺以及回款困難的過程中,很多中小型電解液企業遭受到了波折,甚至是慘遭淘汰。
“今年淘汰的電解液企業比往年多些,很多小企業經不起市場折騰。” 丁祥歡談到,電解液的市場主要集中在幾家知名的上市企業手中,小的電解液廠商市場認可度不高想購買溶劑的難度更大,再加上其技術創新有限,未來強者恒強的局面愈加凸顯。
誠然,目前電解液火熱的話題除了“價格上漲”之外,不少電解液企業開始研究新的電解液材料,以此來適應新的市場環境。
電解液廠家搶占技術先機
國家對動力電池的單體能量要求是到2020年要達到300瓦時/公斤,基于政策提高能量密度的趨勢,使得鋰離子電池電芯能量密度不斷提高,高鎳三元電池成為未來可行的路線之一。
針對高鎳三元電解液的情況,丁祥歡表示,提高動力電池正極材料中鎳的含量,會提高正極材料和電解液進行副反應的活性,過渡金屬離子的溶出增加,而溶出的過渡金屬離子容易在負極還原析出,破壞負極表面SEI膜導致電池循環壽命下降。
除此之外,提高正極電壓還會明顯增多正極材料的氧化性,這樣動力電池在高溫環境下的存儲性能和循環性能就會受到影響。同時,材料中鎳含量的提高也會導致動力電池的安全性能下降,這就要求電解液未來的發展趨勢也是配合電池。提高能量密度、安全性、滿足一致性。
實際上,電解液應用技術發展以配套電池能量密度提升和提升現有體系性能并重,所以根據以后電池的發展趨勢列出了一系列需要解決的問題,如配合高電壓、高能量密度的電解液怎么來組配,各個企業都有不同的解決辦法。
據了解,天賜材料、多氟多、新宙邦、杉杉等電解液企業都在研發新配方電解液,以適應新的電池技術要求。當然,這樣的技術難度比較大,各家路線也不盡相同。
目前多數企業采取的解決辦法是添加劑的應用和一些新型的溶劑的添加,嘗試開發出適用于高鎳體系的新型添加劑,探索化學物質。例如,為了提高高鎳三元電解液的各項性能,新宙邦等企業還自行研發和合成功能性添加劑,以提升產品的知識產權水準和供應的獨特性。
持有不同意見的丁祥歡表示,高鎳三元電池并沒有得到車企的廣泛認可,并且其技術難點還比較多,最重要的一點是其安全性能方面尚在商榷,未來不一定會成為電池技術路線的主流,因此很多電解液企業會去實現技術研究,但是大規模的投入研究還不太可能。
轉載請注明出處。
1.本站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本站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我們編輯修改或補充。


熱點推薦
精選導讀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