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8月8日-8月9日,由東莞市鋰電行業協會、東莞市儲能產業聯盟、亞太電池展組委會、動力電池網聯合主辦的“2023中國儲能產業生態大會”成功舉辦,本次大會吸引了包括行業專家、企業代表、行業媒體等超500人參會。
8月8日-8月9日,由東莞市鋰電行業協會、東莞市儲能產業聯盟、亞太電池展組委會、動力電池網聯合主辦的“2023中國儲能產業生態大會”成功舉辦,本次大會吸引了包括行業專家、企業代表、行業媒體等超500人參會。
大會現場
本次大會以“聚焦儲能大勢·共謀產業新局“為主題,共邀請超20位儲能領域專家及企業代表對新型儲能行業的發展趨勢及前沿技術進行解讀, 與本次展會主題完美契合,成為整個展會期間靚麗的風景線。來自于曼弗萊德新能源事業部銷售總監馬志樂先生全程主持了本次大會,其幽默、風趣而又不失專業的主持,贏得了觀眾的陣陣掌聲。
大會主持人馬志樂先生
大會自8月8日下午兩點正式啟動,東莞市鋰電行業協會秘書長、東莞市儲能產業聯盟秘書長、動力電池網CEO湯利軍首先致辭。他提到,新型儲能正成為新能源車之后,又一個萬億級市場。截至2022年底,全國已投運新型儲能裝機規模達870萬千瓦,其中鋰電池儲能占比94.5%。業界預估今年新型儲能裝機規模將增加1000萬千瓦以上。
湯利軍秘書長致辭
借助政策的東風,新型儲能行業正成為鋰電行業重要的風口,但是距離規模化、商業化仍有很長的路要走。本次儲能生態大會的召開就是希望借助各位嘉賓專業的眼光,分析儲能發展現狀、解讀國家政策動向、探討行業發展路徑、破解產業發展難題,不斷追求儲能技術的創新和突破,不斷推動儲能應用領域的拓展,促進新型儲能產業的高質量發展。
作為大會首位演講嘉賓,易事特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創始人、董事會主席何思模在其演講中提到,要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加快構建新型電力系統,提升國家油氣安全保障能力。我們承諾的“雙碳”目標是確定不移的,但達到這個目標的路徑和方式、節奏和力度則應該而且必須由我們自己作主。
易事特董事局主席何思模發表演講
儲能是能源變革和電力轉型的關鍵環節,易事特以自主研發的安全、高效、經濟的PCS為核心,集成EMS、BMS、PACK等系統,廣泛適配發電、電網和用電領域,助力優化能源結構、強化電力系統安全。同時綜合客戶需求,提供從風電場開發、金融解決方案、電站設計、供應鏈服務、項目建設、調試運維的服務,為客戶提供度電成本最低解決方案。
博力威馬化盛博士在其演講中提到,根據此前發布的《廣東省推動新型儲能產業高質量發展指導意見》,到2025年全省新型儲能產業營業收入達到6000億元,年均增長50%以上。到2027年全省新型儲能產業營業收入達到1萬億元,裝機規模達到4GW,助力將新型儲能產業打造成為廣東省戰略性支柱產業。
博力威馬化盛博士發表演講
儲能在工業園區、商業廣場等工商業高耗能單位,兼具削峰填谷、需求側響應、光伏消納等實用功能,實現微網級別的智慧能源,具有很大的市場潛力。博力威致力于為客戶提供一站式工商儲能整體解決方案,包括前期全面技術支持,包括容量分析、技術方案、客戶交流、可研設計等;中期一站式服務,包括現場勘察、定制化設計、整套解決方案等;后期快速響應,包括現場調試、運維培訓、長期技術咨詢服務等,24h 必達現場。
華陽智能技術總監尹林華發表演講
華陽智能技術總監尹林華則表示,新型儲能具有運用場景靈活、不受限于特殊的地理位置以及建設周期短、轉換效率高等優勢,但同時存在部分技術成本較高、自身缺點容易導致安全隱患等難點。華陽智能立足自身優勢打造方形鋁殼模組PACK自動線,該產線產能可達20PPM、適用電芯為50-280AH、設備良率≥99%。產品適用于工商業大型儲能、集裝箱儲能,戶儲等常規儲能應用場景。
而在接下來兩天的議程中,包括協和新能源總經理陳輝、銘普光磁領域專家葉子紅、史丹利百得中國區研發總監李佳、陽天電子副總經理吳勁波、西安交大數字能源研究院院長徐俊、中基自動化研究院院長王磊、海目星測試經理方志剛、超鈉新能源副總周曉崇、億鑫豐陳志武、鉑韜新材料總經理劉忠慶、廣東省融投新能源研究院院長陳明軍等針對各自專精領域發表了獨到且專業的見解,滿滿的干貨獲得現場觀眾的高度認同。
本次大會分享了行業新觀點、探討了行業熱門趨勢,助推雙碳經濟,解碼萬億新型儲能細分賽道的大未來,為企業發展尋向把脈,助推行業發展,精彩、合理的議題設置及干貨滿滿的內容也令到場觀眾收獲頗豐,為推動國內新型儲能的發展注入無限動能。大會取得圓滿成功!(更多詳細報道請關注動力電池網公眾號及下期雜志)。
轉載請注明出處。
1.本站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本站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我們編輯修改或補充。


熱點推薦
精選導讀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