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18年1月17-18日,由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以下簡稱“中汽中心”)、柳州市柳東新區管理委員會、柳州市發改委、中汽中心汽車技術情報研究所承辦的“2018國際新能源汽車用戶評價與應用創新研討會”將在廣西柳州市召開,本次大會得到了上汽通用五菱的大力支持。
2018年1月17-18日,由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以下簡稱“中汽中心”)、柳州市柳東新區管理委員會、柳州市發改委、中汽中心汽車技術情報研究所承辦的“2018國際新能源汽車用戶評價與應用創新研討會”將在廣西柳州市召開,本次大會得到了上汽通用五菱的大力支持。
1月18日早上8:30,會議正式開始。本次會議以“關注用戶評價,聚焦業態創新”為主題,邀請了業內知名專家、整車企業、電池企業、設備企業、材料企業、運營商、三電供應商等在內的涵蓋整個新能源車產業鏈的600余名行業精英參會,探討新能源車推廣應用模式創新,切實完善產品用戶評價體系。
今天是研討會的第二天,2017年市場上暢銷新能源車型企業作為用戶,訴說他們對關鍵零部件的要求和評價。供應商將了解各自企業的用戶心聲,更好的進行自己的產品改進、技術布局。
會議由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首席專家/汽車試驗研究所新能源實驗室主任王芳主持,上汽集團乘用車技術中心副主任、捷能公司總經理朱軍、廣汽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技術中心副主任王浩勇、奇瑞新能源汽車技術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倪紹勇、上海知豆電動車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袁學明、浙江合眾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董事長方運舟、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首席專家/汽車試驗研究所新能源實驗室主任王芳等國內暢銷車型高層精英和行業大咖發表精彩的演講報告。

以下是廣汽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技術中心副主任王浩勇發言實錄:
整個產業的發展態勢,現在產業朝著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共享化發展,使產業生態重新塑造,這需要整車廠商、零部件、相關產業的全部朝四個方向發展,這個態勢是不可逆的方向。我們看一下整車的發展態勢,一開始是解決有車有牌,甚至前期買車主要是為了新能源的牌。隨著新能源技術的快速發展,從去年開始,我們看到了整個新能源已經給消費者帶來了完全不一樣的體驗,2020年前新能源產品給消費者的感覺用起來將是舒服的、有品質的,續航、充電等問題都能得到基本的解決,進一步結合智能網聯等技術,到2020年新能源將帶來完全消費者不一樣的體驗。到2025年結合智能網聯發展,預計新能源將帶來產業的顛覆變革。
結合電池技術的發展,包括整車技術,預計到2020年整車續航將可能達到600km的續航,結合充電技術,將完全消除消費者里程憂慮,另一方面,預計到2020年成本和常規混動車接近,結合新能源的大空間、專屬造型和智能網聯的特點,我們預測到2020年的時候,雖然國家補貼會退出,但是純電動車將迎來市場拐點,甚至開始爆發。
前面講了四化發展,整車發展的態勢,零部件也進行相關的調整變化,在新能源產業上,零部件相應朝三個方面發展,三電系統取代傳統動力總成,智能網聯的需求將帶來核心部件的重新布局,輕量化也會帶來零部件材料革命。先看動力電池的技術,預測2020年左右,電池將達到265Wh,電量也會大幅下降,600公里的續航主要的基礎是電池,對于新能源來說,電池技術將作為最關鍵的技術,我們會搭載最先進的動力電池技術。
動力技術的另一個核心是電驅動技術,它朝著輕量化、高效化、小型化發展,廣汽新能源將選擇最先進的電驅動技術。輕量化方面,現在各個廠家都在做輕量化的工作,現在輕量化的方向上有不同的技術路線,我們傾向于鋼鋁結合平衡車身方案,降低核心三電的成本。對于其他的整車零部件,包括內飾、底盤等材料應用上,把輕量化作為選型關鍵標準。
智能網聯是電動化之后負載在電動化基礎上體現未來新能源車的核心競爭力,包括感知層、決策層,我們在積極布局,選擇關鍵部件。
未來廣汽新能源會聚焦專屬純電動汽車,堅固插電混動,每年推出一兩款新的產品,產品系列逐漸的覆蓋AO—C級產品,規劃到2025年的時候,我們要整體規劃做到40萬左右的產能,創新塑造新能源營銷生態圈,成為行業領先品牌。謝謝。
(本發文為現場速記,未經發言人審核。)
轉載請注明出處。
1.本站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本站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我們編輯修改或補充。


熱點推薦
精選導讀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