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19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對外發布了《電動自行車安全技術規范(征求意見稿)》強制性國家標準(簡稱“新國標”),征求意見截止日期為2024年10月19日。
我國電動自行車強制性“國標”再次迎來修訂。
9月19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對外發布了《電動自行車安全技術規范(征求意見稿)》強制性國家標準(簡稱“新國標”),征求意見截止日期為2024年10月19日。
“新國標”共8章,主要從整車標志、安全要求和試驗方法、企業質量保證能力和產品一致性等方面對電動自行車安全技術規范標準作出了明確。與現行標準相比,“新國標”圍繞提高防火阻燃性能、更好保障消費者騎行安全、滿足消費者日常出行需求、防范非法改裝行為等方面進行了相關標準的改進和提升。
在提高防火阻燃性能方面,“新國標”完善了電動自行車所用非金屬材料的阻燃要求和試驗方法,增加了“電動自行車在非必要條件下不應使用塑料件,使用塑料材質的部件總質量不應超過整車質量的5.5%”的要求;同時要求整車編碼應采用耐高溫永久性標識,便于加強全鏈條監管和火災事故溯源調查處理。
目前,電動自行車產品普遍使用大量塑料作為結構件和裝飾材料,但塑料本身具有可燃性,在發生火災時會加速火勢蔓延,并釋放大量有毒氣體,極易造成群死群傷的惡性火災事故。工信部有關部門負責人指出,“限制塑料件使用比例”的目的,就是引導企業壓縮非必要塑料件的使用,確實需要使用時也應選擇不易燃的材料,從而起到降低火災發生風險、延緩火災蔓延速度、減少火災荷載和有毒氣體釋放量的效果。
為更好保障消費者騎行安全,“新國標”沒有修改現行標準中“電動自行車最高設計車速維持在25km/h”的規定,但優化了電動機額定功率和最高轉速的測試方法,從技術上確保最高設計車速無法超過上述標準。
據了解,許多電動自行車最高車速超出現行標準的主要原因,就是這些車輛的電動機在動力性能方面有較多的余量,給非法篡改最高車速留下了空間。“強化對電動機額定連續輸出功率、空載反電動勢等關鍵參數的要求和測試方法,可以從技術上確保即使電動機輸入電壓達到最高時,車輛也無法超速行駛,防范通過在控制器中預留‘后門’提高車輛行駛速度。”前述工信部有關部門負責人說。
“防篡改”也是本次修訂重點關注的內容。近年來,電動自行車多次引發火災事故,甚至造成人員傷亡。國家消防救援局數據顯示,2021年,電動自行車引發的火災為1.8萬起,2023年迅速增加至2.5萬起,年均增長約20%;電動自行車火災在全年較大火災中的占比,從2021年的5.9%上升到2023年的12.7%,漲勢迅猛。其中,有不少車輛存在違規篡改的情況,導致其最高車速、蓄電池電壓、電動機功率等技術指標超出了現行標準,成為交通安全事故的重要誘因。
針對上述問題,“新國標”分別從電池組、控制器、限速器三個方面提出防篡改要求,包括要求電動自行車不應預留擴展車載電池的接口或線路;控制器不應通過剪線、跳線等方式修改控制器功能,不應兼容多種電壓模式;限速器不應具備修改限速值功能等。
此外,“新國標”還關注到消費者日常出行需求,將使用鉛蓄電池的電動自行車整車重量限值由55千克提高至63千克,從而讓鉛蓄電池電動自行車更好滿足消費者正常的續行里程需求;同時允許生產企業根據車型設計需要,自行決定是否安裝腳踏騎行裝置,有利于節約生產成本,也為消費者提供更多車型選擇。
我國是電動自行車生產、銷售大國,社會保有量超3.5億輛,電動自行車已成為群眾日常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
前述工信部有關部門負責人表示,“新國標”正式發布后,將在降低火災風險、減少交通隱患、便利消費者使用、提升產品供給質量等方面發揮積極作用。據悉,本次公開征求意見結束后,有關部門將根據收到的意見對標準文本進行修改完善,并按程序加快推動審查、報批等工作。
轉載請注明出處。
1.本站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本站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我們編輯修改或補充。


熱點推薦
精選導讀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