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
[摘要]10月23日,2025新能源電池產業發展大會在“中國新能源電池名城”山東棗莊開幕。會上,欣旺達發布能量密度高達400Wh/kg的聚合物固態電芯,并預計年底建成0.2GWh產能。
10月23日,2025新能源電池產業發展大會在“中國新能源電池名城”山東棗莊開幕。會上,欣旺達發布能量密度高達400Wh/kg的聚合物固態電芯,并預計年底建成0.2GWh產能。欣旺達動力中央研究院院長徐中領透露,欣旺達第四季度已成功試制能量密度達520Wh/kg的鋰金屬電池。
會上,欣旺達集團創始人王明旺,以及來自華為、北汽新能源的業內人士分享了對動力電池產業發展的展望。
欣旺達發布400Wh/kg的聚合物固態電芯
欣旺達在會上發布“欣·碧霄”聚合物固態電芯,能量密度達400Wh/kg,電芯容量達20Ah,循環壽命達1200次,通過200攝氏度熱箱實驗具備超高安全性。
作為對比,公開資料顯示,目前占國內動力電池出貨量八成的磷酸鐵鋰電池能量密度在150Wh/kg至180Wh/kg。
為實現這一固態電池性能,欣旺達在原材料方面進行了創新。該聚合物固態電芯采用超致密固態化電極,極片孔隙率降低至5%(常規正極孔隙率25%),正極離子傳導提升3個數量級。采用納米化高熵負極,達到2700mAh/g比容量,相當于石墨負極的7.2倍,首效達96%,循環壽命提升1倍。超薄聚合物復合電解質膜是該電池最大的技術突破,彌補了離子電導率和機械強度上的短板。該電芯還采用超彈界面涂層,實現高離子傳導、強粘接、高延展和自修復。
欣旺達預計于2025年底建成0.2GWh聚合物固態電芯產線,此為一條中試線。
此外,徐中領宣布,欣旺達已成功試制能量密度達520Wh/kg的鋰金屬電池。該電池亦采用了兩種創新型材料——輕質三維復合負極和微膠囊緩釋層。三維復合負極構建了通暢的離子傳輸網絡;微膠囊緩釋層里的界面修復劑會緩慢釋放,調控電池SEI膜、抑制鋰枝晶生成和界面副反應。
回顧欣旺達固態電池研發歷史,公司于2015年布局固態電池,但產品發布進程在2025年明顯提速。本次發布前,公司曾于2020年開發完成半固態電池,后于今年一季度發布欣·云霄1.0航空動力電池,二季度發布欣·云霄2.0軟固態電池。
“欣旺達動力的固態電池戰略為多線程階梯式戰略,自下而上包括半固態體系、軟固態體系、聚合物固態體系、硫化物固態體系和鋰金屬超級電池體系。”徐中領表示:“我們堅信固態電池代表著鋰電的未來,具有超越鋰電池能量密度和安全性的重要意義。”
動力電池企業走向新能源生態建造者
會上,多方嘉賓還圍繞動力電池、充電網絡、商用車電動化等領域展開討論。
王明旺研判,當前,中國新能源產業正在走向高質量發展,行業競爭加劇。與此同時,全球供應鏈正在重構,主要經濟體都要求供應鏈實現自主可控,全球化正在進入一個全新的時代。
王明旺認為,越是變化的時代,越要看清那些不變的常量:第一,全球能源轉型的趨勢不變;第二,中國新能源產業的優勢不變;第三,產業鏈奮斗的精神不變。
“眼下,正是我們產業鏈上下游協同創新,對內發展生態,對外鞏固優勢的關鍵階段。”王明旺稱。面對新變化、新時代的新挑戰,欣旺達提出了“電池+”的戰略升維。這不僅是產品的延伸,也是欣旺達與產業共同進化的方向。欣旺達產品從消費類電池到乘用車、商用車、儲能乃至航空船舶領域均有覆蓋,深入千行百業。未來的電池將不再是獨立的零部件,而是整個新能源生態的“核心單元”。“電池+”戰略即以電池技術為核心,以產業縱深探索為方向,為行業客戶伙伴提供全棧“電池+”服務的生態戰略。
“汽車電動化持續推進,物流電動化是下一波浪潮。”華為數字能源技術有限公司智能充電網絡領域副總裁王濟勇表示。他回顧和展望道:第一波浪潮是公交車、出租車、網約車的電動化,它自2015年興起并已經成熟;第二波浪潮是私家車的電動化,市場規模達3萬億元,自2021年興起;第三波將是重卡和輕卡的電動化,這一市場規模將達2萬億元,自2024年起爆發,2025年9月電動重卡滲透率達28.93%,而2023年時僅有3.74%;第四波浪潮正在孵化中,可能來自船舶電動化等領域。
北京新能源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孫佳表示,新能源汽車整車續航及充電便利性正極大提升,構筑純電車走強的戰略確定性。
一組數據顯示,2023年至2025年整車續航均值逐年提升,C級車續航均值從594公里提升至695公里,B級車從572公里提升至607公里,A級車從481公里提升至505公里。三年間,公共充電樁CAGR(復合年均增長率)達35%。
“2024年末純電車在中國汽車總保有量3.53億輛中占比為9%,預計2030年將突破25%,2035年突破50%。”孫佳對純電車滲透率進行展望,電驅動功耗的提升將支撐補能網絡高確定性增長。未來,補能網絡在滿足車輛行駛功耗需求的基礎上,還可進一步覆蓋滿足智能體補能需求。
轉載請注明出處。
1.本站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本站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我們編輯修改或補充。


熱點推薦
精選導讀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