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項目位于斗門富山工業園,占地129畝,計劃總投資約人民幣10億元,新建6GWh鈉離子及鋰離子電池與系統生產基地,將在斗門區打造鈉離子電池的研產銷一體化的生產基地。
6月5日,江蘇海四達電源有限公司6GWh鈉離子及鋰離子電池與系統生產基地項目簽約活動在富山工業園順利舉行。珠海市政府副市長覃春,珠海市工信局局長李叢山,區委副書記、區長韓云,區委常委、副區長謝義維,區委常委、富山管委會常務副主任楊富邦,大橫琴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龍文,上海普利特復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周文,江蘇海四達電源有限公司總經理陳剛出席活動并講話。
項目位于斗門富山工業園,占地129畝,計劃總投資約人民幣10億元,新建6GWh鈉離子及鋰離子電池與系統生產基地,將在斗門區打造鈉離子電池的研產銷一體化的生產基地。全部建設達產后年產值預計40億元,年繳稅預計1億元,預計至少為1000人提供就業崗位。
海四達總經理陳剛在致辭時表示,海四達專業從事二次電池的研發生產已有近三十年,作為國內較早實現鋰電池技術產業化的企業之一,擁有應用于動力和儲能電池領域完整的新能源電池研發和制造能力,系主流鋰離子電池廠商,在全球電動工具市場中穩居國內企業前三位。自2022年8月,普利特重組了海四達公司以來,完成了新能源的產業布局,快速切入儲能、小動力電池等優質行業賽道,集聚“資本、資產、資源”三大優勢,形成“新材料+新能源”雙輪驅動的產業格局,這對合作多方具有重要戰略意義和重大產業協同。本項目瞄準鈉離子電池進行技術引領和創新,將建設成為珠海市首個鈉離子儲能電池產業化項目。
當前,鈉離子電池產業化提速,未來市場空間廣闊。鈉離子電池具有資源豐富、成本低、倍率性能更好、抗低溫耐高溫的優勢,完全不受資源和地域的限制,能夠完美解決資源“卡脖子”問題,在規模儲能調頻和新能源車上均能得到很好的應用。
珠海市擁有優渥的鋰電池上下游配套資源,已形成的完善的儲能產業應用體系和完備的人才力量,珠海市正在打造的“資源+技術”為驅動的新能源賽道和以新能源產業為支撐的先進制造業變革,定會繼續提升海四達在新型電力系統、工商業和家庭儲能等領域和數據中心能源、通信站點能源、智能光伏等領域的市場開拓。在項目洽談的過程中,公司深切感受到了斗門區、富山園區搶抓當前綠色低碳產業爆發式、裂變式增長的風口機遇、全面構建新型儲能產業鏈條的決心與魄力,斗門區、珠海市政府也對項目引進的高度重視,傾力打造“優質資源、優良環境、優秀服務”一站式服務,公司將以此次簽約作為項目建設的沖鋒號角,加快設備采購選型和產研人才招募等各項工作,確保項目早日開工,盡快投產達效,增強公司新能源業務的影響力和綜合競爭力,同時也將助力斗門區打造“光伏+儲能”產業版圖。
轉載請注明出處。
1.本站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本站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我們編輯修改或補充。


熱點推薦
精選導讀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