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2月15日下午,國內動力電池企業第二梯隊代表惠州億緯鋰能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億緯鋰能”)發布了第一代大圓柱鈉離子電池產品,電芯內徑為40mm,高度135mm,正極采用了層狀氧化物材料,負極采用硬碳,能量密度為135Wh/kg,循環次數達到2500次。
12月15日下午,國內動力電池企業第二梯隊代表惠州億緯鋰能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億緯鋰能”)發布了第一代大圓柱鈉離子電池產品,電芯內徑為40mm,高度135mm,正極采用了層狀氧化物材料,負極采用硬碳,能量密度為135Wh/kg,循環次數達到2500次。同時公司表示其46系列大圓柱鋰電池將在湖北荊門實現量產。
從電池電芯的能量密度和循環次數來看,億緯鋰能的鈉電池略遜于國內鈉電池兩家技術頭部企業中科海納和寧德時代,但其亮點在于電池形狀上延續了億緯鋰能的大圓柱電池偏好,并采用全極耳設計。
億緯鋰能中央研究院副院長趙瑞瑞在新品發布會上介紹,通過全極耳的設計,鈉離子電池能夠做到高安全,低阻抗,低工藝成本。而圓柱型的電池形狀能夠減緩鈉電池在循環過程中產氣導致的性能衰減問題,整體工藝高度兼容現有鋰電產線。
目前,億緯鋰能的鈉離子電池產品正在同終端客戶進行中試前的準備。趙瑞瑞表示,雖然鈉離子電池受材料容量的限制,比能量低于鋰離子電池,但憑借低成本長循環的優勢,其在大規模儲能領域有一定的發展空間。
根據億緯鋰能的鈉電池定位,其目標是在2026年實現鈉電池能量密度提升至140—160Wh/kg,電池實現萬次循環,成本能夠降到鉛酸電池0.2元/Wh的水平。
在此次億緯鋰能發布鈉離子電池產品后,可以看到,國內鈉離子電池的賽道已經一片熱鬧。領跑者中科海納在上個月表示,計劃將鈉離子電池的能量密度進一步提升至180—200Wh/kg,同時將鈉離子電池的壽命提高到8000-10000次,阜陽的產線計劃在明年擴產至3—5GWh。
寧德時代則在12月9日與深圳科達利公司簽訂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加強鈉離子電池等技術在全球范圍內的戰略合作。另有市場人士透露,預計寧德時代明年鈉離子電池出貨4—5 GWh,其中儲能用1GWh,車用4 GWh左右,潛在客戶包括上汽、吉利、長安、東風等。其中300KM以上的續航車型將選用“鈉離子電池混搭鋰離子電池”的AB方案,目標是取代磷酸鐵鋰電池。
動力電池第二梯隊企業中,國軒高科12月2日在互動平臺表示,公司正積極和海內外院校及機構合作進行鈉離子電池相關技術的開發和應用。同時公司也在進行鈉電池樣品的開發和生產。
孚能科技在12月1日回答投資者提問時表示,公司鈉離子產品已處于集中送樣階段,產品滿足A0級車需求,公司計劃2023年全面進入產業化階段,2024年滿足A級車需求。公司將根據客戶需求和研發進度,將贛州工廠部分三元電池產能轉化為鈉離子電池產能。
脫胎于長城汽車動力電池部門的蜂巢能源則表示,公司基于高容量層狀物正極、長壽命聚陰離子正極和硬碳負極,已經實現了160 Wh/kg以上能量密度,6000次以上循環壽命的鈉離子電池技術。目前已經完成A樣電芯樣品開發。
賽道喧嘩,可以看到,億緯鋰能的鈉離子電池的亮點在于其圓柱形狀。據了解,億緯鋰能公司在過去21年里一直延續著圓柱形鋰離子電池的路線,今年9月,億緯鋰能因為獲得寶馬集團的46系列(電池直徑46mm)大圓柱鋰電池的訂單備受關注。而在15日的新產品發布會上,億緯鋰能方面也發布了350Wh/kg的4695大圓柱鋰電池電芯的研發樣品。
億緯鋰能董事長劉金成認為,相較于方形電池,圓柱形電池的產品設計、制造、回收均能夠實現標準化;電池全壽命周期間實現零應力,安全可靠;能夠大幅度提高生產效率,降低生產成本;能夠配備高鎳(90%含量)正極、硅負極等高性能材料使用。
據了解,目前圓柱電池陣營已經有寧德時代、億緯鋰能、LG新能源、松下電池、三星SDI、遠景動力、比克電池、國軒高科、蜂巢能源等多家電池企業。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大圓柱電池仍然有諸多技術難點,例如全極耳的揉平、焊接、注液等技術,也因此至今為止只有特斯拉一家公司實現了4680大圓柱電池的量產。
據了解,目前億緯鋰能自主研發的大圓柱鋰電池系列中試線已經投入生產,良品率為92%,而首個大圓柱20GWh的工廠在湖北荊門即將建成,實現第一代280Wh/kg的大圓柱形鋰電池產品的量產。此外,億緯鋰能陸續規劃了四川成都、遼寧沈陽、歐洲匈牙利的工廠,到2025年預計大圓柱電池產能規劃將超過100GWh。
轉載請注明出處。
1.本站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本站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我們編輯修改或補充。


熱點推薦
精選導讀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