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1月24日,大中礦業公告,公司已與國城控股、上海錦源晟、景成投資組成聯合投資主體,在赤峰市克什克騰旗計劃投資約200億元,打造鋰電全產業鏈“低碳”產業園區。
11月24日,大中礦業公告,公司已與國城控股、上海錦源晟、景成投資組成聯合投資主體,在赤峰市克什克騰旗計劃投資約200億元,打造鋰電全產業鏈“低碳”產業園區。而今年10月19日大中礦業剛宣布了擬投資160億元在臨武縣建設含鋰多金屬露天礦采選等項目。
作為鐵礦石的龍頭企業,大中礦業內為何多次宣布向鋰電池賽道跨界?對此,隆眾資訊鋰電池部分析師曲音飛此前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大中礦業主營業務為鐵礦方面,之前也有說過會積極關注業內其他礦種的發展機遇。”
大中礦業董秘辦相關工作人員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也表示:“公司現有業務還是以鐵礦石為主,布局鋰電是為了公司后續持續性的發展所做的一個產業擴張和規劃。”
大中礦業公告稱,為積極響應國家“雙碳”戰略部署,充分發揮內蒙古赤峰市、赤峰市克什克騰旗現有的鋰資源等礦產資源優勢,公司與國城控股、上海錦源晟、景成投資組成聯合投資主體于2022年11月22日上午,與內蒙古赤峰市人民政府、赤峰市克什克騰旗人民政府就鋰礦等資源的開發、共同投資建設鋰電“低碳”產業園戰略合作等事宜舉行了簽約儀式。目前已有三方主體在《框架合作協議》上簽字。
根據合作協議,大中礦業等4家聯合投資主體在符合國家、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關于“鋰電全產業鏈”發展相關政策及規劃下,計劃投資約200億元在赤峰市克什克騰旗打造鋰電“低碳”產業園區。
具體看來該項目包括:約20億元投資建設4萬噸/年碳酸鋰項目;約20億元建設4萬噸/年其他鋰鹽項目;約70-80億元投資建設新能源電站開發項目;約為46億元投建電池正極材料生產項目;約40億元投建10萬噸人造石墨負極材料一體化項目;約20億元投資建設10GWh鋰電池制造項目以及電池PACK和公共儲能電站項目、充換電站等項目的投資。
而今年10月19日,大中礦業剛宣布了與臨武縣人民政府簽署《合作備忘錄》。根據協議,公司及下游企業擬在臨武縣投資約160億元建設含鋰多金屬露天礦采選、碳酸鋰以及電池項目。粗略計算僅一個多月的時間,大中礦業的鋰電產業鏈在建項目涉及金額已高達360億元。
作為鐵礦石采選、鐵精粉和球團生產銷售的龍頭企業,大中礦業目前擁有內蒙一期120萬噸/年球團產能,公司在內蒙古核定的采礦能力為620萬噸/年,選礦能力約為600萬噸/年,其目前98.12%的營收來自于鐵精粉和球團的銷售收入。
主營業務為鐵礦石采選的大中礦業為何對鋰礦項目充滿熱情?對此大中礦業表示,公司經過多年的發展,已具備了豐富的礦山采、選、冶技術,在礦山采、選、冶開發方面具有明顯的優勢,本次協議的簽署符合公司的長遠戰略規劃,有利于公司進一步提升未來的盈利能力。
大中礦業董秘辦相關工作人員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也表示,公司布局鋰電主要是為后續持續性的發展做產業擴張和規劃。同時,該工作人員稱,在臨武縣鋰電項目上,目前公司已經進行了相應的資金和人員投入,并計劃于2022年12月底開工建設,2023年12月試投產,但具體的投產情況還要看后續項目的推進進度。
隨著大量資金的涌入,鋰電賽道開始出現擁擠,而在談及公司鋰鹽產品的投產是否會正好趕上鋰電池全產業鏈產能過剩時該工作人員表示:“公司對于行業產能過剩的問題做過系統的研究。目前我們是有自己的產業發展方向的,至于后期行業和市場的情況如何,還要看我們項目推進的情況以及后續和下游企業合作的情況。”
大中礦業急于關注以“去碳化”為導向的新材料、新能源行業的發展機會或許和其所屬的黑色系冶煉行業屬于高污染、高耗能行業有關。2022年上半年,國內鋼鐵企業因環保限產、疫情頻發以及各鋼鐵企業二季度檢修等因素影響,生鐵、粗鋼、鋼材的產量均有所減少。同時鋼材市場需求明顯低于預期,市場震蕩運行。
大中礦業上市第二年其業績便出現了下滑,今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收26.74億元,同比增長16.59%;實現歸母凈利潤7.53億元,同比下降15.81%。今年三季度,大中礦業的營收和凈利潤進一步下滑,其今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36.70億元,同比下降4.75%,實現歸母凈利潤9.32億元,同比下降34.72%。
雖然大中礦業目前還是以鐵礦采選為主,并沒有鋰電方面的產能,但在宣布涉鋰后其股價在一個多月的時間拉升了超50%,由10月18日的10.02元/股上漲至11月24日收盤價的15.81元/股。
轉載請注明出處。
1.本站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本站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我們編輯修改或補充。


熱點推薦
精選導讀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