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
[摘要]多重因素影響下,當前國內新能源車的單車利潤始終處于較低的水平。如何更加合理地規劃產品定位、把控好擴張節奏、穩定供應渠道、提升智能化水平,通過不斷打磨出更好的產品來提高銷量從而實現盈虧平衡,已成為大家需要深思的問題。
2021年,特斯拉取得了非常不錯的業績,即使在全球汽車零部件短缺的情況下,公司成功汽車產銷量實現翻番。通過努力,特斯拉去年交付了93.62萬輛電動汽車,占據了全球電動汽車市場14.4%的份額,也成為全球獨家市場份額超過10%的電動汽車品牌。如此龐大的銷量,自然也使特斯拉成為 2021 年全球電動汽車市場上最暢銷的品牌。
值得注意的是,特斯拉也是全球新能源車企中最賺錢的品牌。數據顯示,特斯拉2021年全年總營收達到538.2億美元,凈利潤為55.2億美元,相比2020年的7.2億美元大幅增長了665%。相當于每天凈賺1個億人民幣,真是令人垂涎三尺。根據財報數據顯示,這已經是特斯拉連續第十個季度實現盈利,同時也是特斯拉第二個全年度盈利。
而在國內新能源車領域,最風光的當屬比亞迪了。根據比亞迪發布的2021年年報,顯示公司實現營收1300.5億元,同比增長22.8%。凈利潤為27.8億元,同比減少31.6%。四個季度凈利潤分別為1億元、3.8億元、10.5億元和12.6億元。而同期特斯拉凈利潤分別為4.4億美元、11.4億美元、16億美元、23.2億美元,差距在10倍以上。
由此可見,相比特斯拉比亞迪確實遜色不少,更不用說國產新能源車品牌了。國產新能源車盈利難在業內早也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尤其是價格在10萬元以下的新能源車型,微利甚至負毛利已成為常態。而隨著動力電池價格上漲,更拉低了此類車企的利潤水平。業內人士認為,如何打破國產新能源車盈利的窘境,值得大家關注以及思考。
毛利率低下 新能源車企深陷泥淖
3月17日,零跑汽車向港交所正式遞交上市申請。據悉此次IPO的聯席保薦人分別為中金公司、花旗、摩根大通及建銀國際。不出意外的話,零跑汽車有望成為繼蔚來、理想、小鵬之后,第四家登陸港股的造車新勢力。不過零跑汽車面臨的巨額虧損、毛利率為負、產品線低端化、交付數據打架等問題存在,令其成功赴港上市成為未知數。
資料顯示,零跑汽車成立于2015年12月,是具有全域自主研發能力的造車新勢力,同時也是中國垂直整合程度較高的新勢力車企。但是根據其招股書可知,近年來零跑汽車的毛利率始終處于負數水平。數據顯示,零跑汽車2019年毛利率為-95.7%,2021年的毛利率仍為-44.3%,距離轉正還有較大的差距??梢哉f賣得越多,虧損就越多。
而在今年2月,歐拉宣布暫停接受黑貓、白貓兩款低端車型的訂單,盡管2021年這兩款車的銷量占歐拉總銷量的65%。至于個中原因,歐拉CEO董玉東曾在公開信中表示,以歐拉黑貓為例,2022年原材料大幅上漲后,黑貓單臺虧損超萬元。董玉東還表示,如果按照現在的銷售節奏,預計到明年歐拉黑貓單臺車的虧損可能會升至1.7萬元。
根據歐拉官網顯示,歐拉黑貓的售價僅為6.98萬-8.48萬元,2021年為歐拉品牌貢獻了不錯的銷量。這樣有些無厘頭的操作,讓人摸不著頭腦。據此官方解釋是,因為歐拉黑貓和白貓訂單積壓過多且考慮到芯片和關鍵零部件短缺問題,從而緩解產能壓力,避免交付拖延從而帶來的負面購車體驗。不過從上述來看,虧錢才是最重要的原因。
此外長安奔奔E-star在去年底也被曝出長時間不交車,隨后其低、中配車型也已宣布停止接單;近期吉利幾何功夫牛因為不交車同樣惹了眾怒,交付難問題疊加坐地起價,功夫牛成為了投訴網站上的冠軍。而對于不交車的原因,有車主表示應該是廠家相關車型由于定價低,利潤空間有限,受芯片及電池漲價影響根本不賺錢,就選擇拖著。
而作為全民神車的五菱宏光MINI,單車毛利率也堪憂。五菱宏光MINI以2.88萬元的超低起步價,小巧時尚的外觀贏得消費者的熱情追捧。其月銷量一度超過5萬輛,2021年更是以39.5萬輛的累計銷量,奪得國內新能源轎車單品銷量冠軍。然而研究機構預估,五菱宏光MINI 的單車毛利率僅為2%,甚至有媒體透露其單車利潤僅為89元。
3月23日五菱汽車發布漲價聲明,受上游原材料價格持續大幅上漲等綜合因素影響,上汽通用五菱將對旗下五菱宏光MINI系列車型官方指導價進行調整,上調幅度為4000元-6000元不等。此次價格調整生效時間為3月24日零點。如此倉促的漲價,讓很多準備入手的車主感到措手不及。在如此低廉的售價上,這樣大幅度的漲價稍顯突兀。
可見受芯片及電池漲價的影響,低端新能源車型首當其沖成為最大的受害者。然而從當前市場上看,售價10萬元以下的A00和A0級新能源車型卻始終是國內新能源市場銷量中的絕對主力。乘聯會數據顯示,去年A00和A0級純電轎車銷量約為130萬輛,在新能源車銷量中占比約40%。換句話說,10萬元以下新能源車幾乎撐起半壁江山。
董玉東曾表示,只有15萬以上的新能源車才有盈利的空間,這也意味著國內有超過半數的車企是在賠錢賺吆喝。那么大家初衷是什么呢?當然是為了賺取新能源積分。現如今達標積分、買賣積分,已成為車企的重要任務和收支。相關數據統計顯示,宏光MINIEV的上市并熱賣,幫助上汽通用五菱在2020年內獲得超過44萬的新能源積分。
因此五菱宏光MINIEV不僅解決了整個上汽集團的積分困擾,同時也有望通過積分交易為上汽集團帶來了數億元的積分收益。但是新能源積分的不斷降價也縮小了這些車企的盈利空間。2022年初,新能源汽車積分均價已降至1000元/分,相較2021年2000元/分的均價降幅達50%,新能源車企通過出售新能源積分獲得利潤的空間也受到擠壓。
如果說五菱宏光、零跑汽車、長城歐拉等盈利困難,那么高端路線能夠幸免嗎?3月25日蔚來汽車正式發布2021年財報顯示,去年蔚來全年收入361億元,同比增長122.3%;凈虧損達到40億元,虧損幅度相較2020年53億元同比收窄24.3%。此外大家最為關注的全年整體毛利率達18.9%,同比增64.3%,成為第二個毛利率轉正的完整年份。
據悉整個2021年,蔚來采取的財務策略是毛利潤能夠覆蓋銷售和管理費用,而虧損主要來自于研發費用。根據規劃,蔚來希望在2023年第四季度實現盈虧平衡,到2024年全年實現收支平衡或達到盈利。這也意味著,蔚來最早將在成立第十年迎來盈利,而特斯拉是在其成立第17個年頭迎來首個完整盈利年份,對比起來蔚來有望提前7年。
3月28日,小鵬汽車也發布了2021年財報,其全年交付量達9.8萬輛,總營收達到209億元。同比增長200%。但小鵬汽車仍處于虧損階段,凈虧損達到了-48.6億元,同比增加了78%。數據顯示目前小鵬擁有435億元的現金儲備,按照2021年的虧損情況,還能堅持約9年。值得注意的是,小鵬汽車單車凈利率為11.5%,排在蔚小理最尾。
而整車毛利率20.6%的理想汽車,去年凈虧損3.2億元,有望成為首家扭虧為盈的造車新勢力。對此何小鵬提到,目前小鵬汽車單車均價約為25萬元,而蔚來、理想的產品售價均高于25萬元,所以品牌毛利表現不是特別突出。在虧損方面,小鵬研發、營銷費用不是最突出的,但由于總營收相比另外兩家企業較低,所以虧損問題較為嚴峻。
對癥下藥 提高自身盈利水平
對于和零跑汽車、歐拉、五菱宏光這樣的車企來說,想要改善盈利難的困境,提高售價應該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但這些低端車型解決的只是最基本的代步需求,提供的也是最基礎的通行功能,這也意味著漲價并非長久之計,短期內車主對于漲價雖然會表現出相應的寬容,但漲價的同時,也必然要為車主提供更多功能和優質的服務。
因此不少此前聚焦低端車型的車企,逐漸開始向中端車企不斷靠攏。據悉在暫停了兩款低端車的訂單后,歐拉將在2022年推出的幾款車型大多在15萬-20萬元區間,個別售價甚至超過20萬元。與此同時哪吒汽車、零跑汽車等也紛紛推出了10萬元以上車型,并且將營銷的渠道向一二線城市邁進,嘗試由低端向中端轉型,改善盈利問題。
而車企轉型中端的另一個重要原因,就在于電動車的智能化趨勢。長安汽車董事長朱華榮提到,當前我國智能網聯汽車發展迅速,乘用車新車搭載智能輔助駕駛系統的比例已提高到20%左右,其中新能源汽車新車搭載率更是已超過30%。何小鵬曾表示,智能電動車的分水嶺,就是在銷售價格15萬元。因為價格過低,就無法做好汽車智能。
低端品牌向中端轉型,而中高端品牌則在不斷豐富自己的產品線。根據大家規劃,小鵬今年下半年將上市G9,逐步向高端發力;理想L9則是在中大型SUV的基礎上實現突破;蔚來則將有ET7、ET5、ES7三款產品走向用戶,其中ET5的售價通過車電分離的方式降至25萬元。由高端向中端轉移,通過渠道下沉的方式,拓展潛在的消費群體。
畢竟和控制成本相比,新能源汽車何時能夠實現盈利,看的還是銷量。根據券商此前在研報中的預測,蔚來汽車、理想汽車、小鵬汽車盈虧平衡點分別為年銷量16.96萬輛、5.16萬輛、11.68萬輛。而近期廣汽集團近期表示,廣汽埃安實現30-40萬年銷量就可以實現盈虧平衡。且無論是機構還是企業,都將銷量視為盈虧平衡的重要途徑。
因此不管是豐富產品類型,還是從低端向中端轉移,都是新能源車企為迎合消費者的市場需要,擴大消費群體,提升銷量的有益嘗試。不過話又說回來,隨著政策紅利散去,再加上此次新能源汽車漲價暴露于大眾面前的成本與供應鏈管控的問題,也在提醒企業不能只看銷量。同時還需要提升供應鏈的穩定性,以及旗下產品的智能化水平。
而提升供應鏈的穩定性,首先需要穩固動力電池的供應渠道。3月11日,蔚來、小鵬以及理想汽車共同參與投資的欣旺達汽車電池有限公司與珠海市正式簽署欣旺達新能源生產基地項目。根據議案,董事會同意包括小鵬、蔚瑞投資、理想等共19家企業以合計24.3億元人民幣向欣旺達電動汽車電池有限公司增資,對應其約19.5%的股權。
業內人士認為,欣旺達之所以能夠獲得理小蔚的共同投資,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可以增加三家車企的供應渠道,且欣旺達在動力電池領域的市場份額低,話語權相對較弱,比起搶寧德時代這樣的行業巨頭訂單,扶植這個動力電池新秀更有利于保障自身供應安全。而值得注意的是,除三家造車新勢力外,上汽、廣汽等老牌汽車巨頭也在其中。
3月10日,廣汽埃安自研動力電池試制線正式開工,預計2022年底建成。廣汽埃安副總經理肖勇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未來廣汽埃安30%的高端電池將自研自產,而70%的中低端電池則由外部電池企業代工。廣汽埃安稱自建電池試制線,雖然短期內不會考慮用自己的產品來代替電池供應商的產品,但是通過此舉可掌握動力電池核心技術。
當然了,不管是增加銷量,還是穩定電池供應,都需要強大的資金實力,對企業的現金流提出了不小的挑戰,因此越來越多的車企開始尋求上市,以提高研發及生產能力。除哪吒汽車、零跑汽車這些新勢力外,部分傳統車企背景的新能源車企也在尋求獨立上市,廣汽埃安已在3月18日明確IPO計劃,長安新能源也曝出將于2025年上市。
而在智能化方面,小鵬汽車計劃在2022年2季度完成城市NGP的開發,并根據各城市情況逐步推廣。小鵬汽車官方表示,目前基于安全架構的城市NGP,在百公里接管次數上已經接近高速NGP,在部分輔助駕駛能力上已超過國內的Robotaxi公司。2022年G9將承擔起品牌在Robotaxi上的嘗試,并且將在2026年逐步向無人駕駛技術過渡。
3月28日,蔚來智能電動旗艦轎車ET7在蔚來中國總部所在地合肥開啟交付。ET7是蔚來第二代技術平臺NT2的首款車型,標配超過100項舒適、安全、智能化配置,搭載蔚來自動駕駛技術NAD?;贏quila蔚來超感系統、Adam蔚來超算平臺等,NAD將逐步實現點到點自動駕駛體驗。據悉NAD服務將采用按月開通、按月付費的訂閱模式。
綜上所述,受芯片短缺問題不斷惡化、同時電池廠的電池價格也不斷上漲、補貼退坡疊加新能源積分價格下降等多重影響,當前國內新能源車單車利潤始終處于較低水平。如何更加合理地規劃產品定位、把控好擴張節奏、穩定供應渠道、提升智能化水平,通過不斷打磨出更好產品來提高銷量從而實現盈虧平衡,已成為大家需要深思的問題。
轉載請注明出處。
1.本站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本站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我們編輯修改或補充。


熱點推薦
精選導讀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