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
[摘要]得益于新能源汽車市場的持續快速增長,中國鋰電池特別是動力鋰電池行業已經迎來發展的高峰期,同時帶動上游動力電池設備步入黃金增長階段。對國內鋰電設備企業來說風口已經到來,關鍵要把握住這難得的機會實現質的跨越。
2021年的開年首季度,新能源汽車延續了去年下半年的增長態勢。根據中汽協發布的產銷數據顯示,今年1-3月新能源汽車產銷雙雙超過50萬輛,分別達到53.3萬輛和51.5萬輛,同比增長320%和280%,環比2020年四季度增長23%。根據乘聯會預測,今年新能源車的銷量將突破200萬輛,市場增量達63萬輛。
新能源車銷量猛增,對動力電池的市場需求也是水漲船高。時間進入2021年后有關動力電池企業擴產、開工、簽約的消息不絕于耳。據不完全統計,今年一季度以比亞迪、寧德時代、國軒高科、中航鋰電等為代表的動力電池企業,相繼公布了20余個與動力電池相關的新投建項目,整體投建資金已高達1600多億元。
利元亨研究院院長杜義賢
在廣東利元亨智能裝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利元亨”)研究院院長杜義賢看來,得益于新能源汽車市場的持續快速增長,中國鋰電池特別是動力鋰電池行業已經迎來發展的高峰期,同時帶動上游動力電池設備步入黃金增長階段。對國內鋰電設備企業來說風口已經到來,關鍵要把握住這難得的機會實現質的跨越。
利元亨創立于2014年,是一家專業為世界500強企業提供工廠整體智能化成套裝備解決方案的供應商。而在在新能源領域,利元亨主要為動力電池企業提供自動化裝配到檢測線的整體解決方案。利元亨始終堅持鎖定高端優質客戶策略,通過技術專業化、產品精細化及服務高效化得到客戶高度信任,業績持續穩健攀升。
以人才為基石 為創新提供源動力
杜義賢表示,“對制造型企業來說,想要成功基本上沒有秘訣可言,核心技術優勢加上高端人才基礎,是想要獲得高速成長的企業都必須要堅持的發展道路?!蹦敲春诵募夹g從何而來?自然離不開一支高素質的人才隊伍。因此利元亨自成立以來始終將人才培養擺在最重要的位置,通過各種途徑不斷強化人才隊伍。
今年2月,利元亨與惠州學院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院、華南理工大學教育部精密電子制造裝備工程研究中心,三方共同簽訂了產學研戰略合作協議。根據協議內容,三方共同探索面向產業的應用型人才培養、創新團隊深入企業服務地方。借助惠州學院和華南理工大學凸出的人才優勢,為利元亨技術攻關和人才培養服務。
與高校簽訂人才培養計劃
而這僅僅只是利元亨與產學研機構合作的一個縮影。據杜義賢介紹,截至目前利元亨已與華中科技大學、中科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廣東省智能制造研究所、德國先進工業科技研究院等眾多高校和研究機構進行深度合作,同時在多所高校內建立研究生工作站和產業化示范基地,以此拓寬公司的人才輸送渠道。
而利元亨最值得稱道的,還在于其創新性地創辦了廣東利元亨智能裝備股份有限公司工程師學院,該學院以公司的發展目標與人才戰略規劃為導向,是人才孵化、技術創新、高技能人才成長的培育平臺。平臺從技術賦能、文化塑造、意識強化等方面進行針對性培養,打造智能化高素質的技術技能型人才。
同時學院秉承“做強做精中國自動化”的公司使命,以公司文化、戰略發展、關鍵技術為教學內容,并遵循三大原則:一是支持利元亨戰略發展按需培育人才,因材施教助力公司發展與強大;二是采用實操、理論和素質三者結合,培育綜合素質人才;三是在培育中沉淀輸出行業標準與技術規范,造福行業與社會。
除此之外,利元亨還通過開展諸如企業網上宣講會、線上面試邀約等形式多樣的人才交流活動,儲備大批公司科研創新發展所需的優秀畢業生及社會技術型人才。據杜義賢介紹,目前利元亨已經凝聚了一支由院士、博士、碩士等組成的掌握核心技術的高素質人才隊伍,為利元亨技術創新提供了強大的源動力。
杜義賢提到,依托強大的人才優勢,利元亨已形成了五大核心平臺技術:高速度高精密控制技術、人工智能技術、激光應用技術、高精密高柔性機械設計技術、感知檢測技術等,并在此基礎上衍生出電芯裝配線、模組PACK線、老化測試線、組裝檢測線等多樣化全自動設備。而且憑借模塊化、平臺化優勢,可提供100%非標定制化設備。
三大“聚焦”戰略 打造強大合力
古人曾用“自古不謀萬世者,不足謀一時;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隅”來形容制定戰略的重要性。如果說高素質的人才團隊是企業技術創新的動力源泉,那么合理的發展戰略則是企業健康發展的重要助推器,它決定著企業最終的發展方向。而利元亨的發展戰略可總結為三個聚焦:聚焦頭部企業份額、聚焦產品縱深研發、聚焦成本控制。
首先是聚焦頭部企業份額。相關資料顯示,2020年動力電池裝機量排名前十的企業依次為寧德時代、比亞迪、LG化學、中航鋰電、國軒高科、松下、億緯鋰能、力神、瑞浦能源和孚能科技。其中寧德時代占比最大,占據著國內市場的半壁江山;前五占比超80%,前十占比超89%。而且隨著新能源汽車發展不斷深入,市場集中度還在繼續爬升。
杜義賢表示,“利元亨歷來注重與主流鋰電池企業的深度合作,通過研究和匹配頭部企業的步調,不僅能搶占市場份額,還能保持技術的先進性,打造示范效應。”截至目前利元亨不僅與新能源科技、寧德時代、比亞迪等國內主流鋰電池企業建立了穩定的合作伙伴關系,而且還成功中標蜂巢能源軟包中試線項目、欣旺達南京項目等。
而在汽車、精密電子、軌道交通等業務領域,利元亨也成功拿下多家世界500強企業的訂單,這其中就包括福特、大眾、西門子、聯想等。為更好地服務大客戶,利元亨除在寧德、南京、天津、北京、上海設子公司或辦事處外,還在德國、美國、瑞士和加拿大等地設子公司或辦事處,真正做到“服務到家”。
其次是聚焦產品的縱深研發。杜義賢表示,隨著動力電池對于性能要求的不斷提升以及快速響應政策調整的需要,動力電池廠商更偏向與有分段或整線自動化交付能力的廠商合作。這樣的行業背景下,鋰電設備廠商提供分段/整線集成方案已成趨勢。利元亨也在不斷地豐富自己的產品線,為客戶提供“交鑰匙”的整體解決方案。
利元亨智能化解決方案
據了解,利元亨已經具備從電芯裝配段的卷繞/疊片、極耳焊接機、封裝機,到電芯檢測段的化成分容設備,再到電池組裝段的模組、PACK自動化線等,基本覆蓋鋰電池生產中后段的所有工藝段,并且在電芯裝配線、電池組裝線等環節實現整線集成。同時利元亨還能根據客戶的實際需求,進行智能化工廠的整體定制。
最后是聚焦成本控制。隨著隨著鋰電池行業發展不斷深入,盡管國內鋰電設備已經在性能及產品創新上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但是還不能滿足鋰電池企業的降本要求。在動力電池生產領域,主流電池企業大多采用規?;耐緩絹斫档统杀尽6阡囯娫O備領域,通過設備的自動化和智能化來推動數字工廠的實現,也是提質降本的有效途徑。
杜義賢表示,利元亨歷來以市場需求來作為公司的研究方向,力求解決市場痛點。對動力電池行業來說,智能化是最終的方向,而當前正處在關鍵的數字化階段,利元亨希望通過不斷的努力,穩步推進全平臺數字化的目標。要實現數字化目標,有三個關鍵:首先是數據采集過程要連貫;其次數據采集要準確;最后要對采集的數據加以合理利用。
在這樣的背景下,利元亨提出了數字孿生系統解決方案,該系統結合5G和物聯網等新興技術,可以實現遠程可視化管理、預警和應急聯動,讓企業管理者隨時隨地了解設備實時運行情況,通過數據采集可以分析或預測設備可能存在的故障情況,從而制定合理的解決方案。目前,該項技術已在多家知名企業內得以成熟應用。
值得注意的是,為加快自己的數字化進程,利元亨還選擇與世界500強企業之一的埃森哲(中國)有限公司進行戰略合作,合作內容包括三個方面:首先,研究制定鋰電池新能源企業和鋰電池材料企業數字化轉型和智能制造整體解決方案;其次,助力數字化轉型和智能工廠的實施;再次,推動利元亨海外業務的布局。
利元亨與埃森哲戰略簽約
資料顯示,成立于愛爾蘭的埃森哲,致力于為客戶提供戰略、咨詢、數字、技術和運營服務及解決方案,其專業的服務和質量在業內享有盛譽。通過與埃森哲合作,一方面將推動利元亨數字化轉型賦能業務的發展,成功實現數據驅動企業運營和業務模式的創新;另一方面,夯實利元亨全球化戰略基礎,大力開拓國際市場。
這是最好的時代,這是最壞的時代。新能源車的快速起量為動力電池的擴產提供了強大的動力,也給鋰電設備企業提供了廣闊的市場空間。但與此同時,設備行業間的競爭也會越來與激烈,洗牌整合加速。利元亨立足人才培養,堅定三大聚焦戰略,核心競爭力日益強大。相信未來在資本的加持下,利元亨更將如虎添翼。
轉載請注明出處。
1.本站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本站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我們編輯修改或補充。


熱點推薦
精選導讀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