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市場監管總局近日召開動力電池回收利用標準化專題新聞發布會,正式發布22項國家標準,其中的主要牽頭企業邦普循環引發關注,被工信部、市場監管總局等部委列為行業標桿,人民日報和新華社也紛紛報道點贊!
如果說“造車”是新能源汽車產業的上半場,那么伴隨著“動力電池退役潮”的到來,“回收”可能就是產業催生的下半場,到2030年,我國退役動力電池達到高峰。如何高效、環保地處理這些“城市礦產”,已成為關乎能源安全和可持續發展的重大課題。

市場監管總局近日召開動力電池回收利用標準化專題新聞發布會,正式發布22項國家標準,其中的主要牽頭企業邦普循環引發關注,被工信部、市場監管總局等部委列為行業標桿,人民日報和新華社也紛紛報道點贊!這家企業自身達到的回收標準頗為驚人:鎳鈷錳回收率99.6%,鋰回收率96.5%,均為全球最高水平。相比行業平均的98%和85%,分別高出1.6和11.5個百分點。

截至目前,全國超80%鋰電池回收標準由邦普循環牽頭和參與研制,其中動力電池回收利用國家標準全部由邦普循環牽頭和參與研制,牽頭超60%。除了動力電池回收標準制定,邦普還支撐了全國18個標委會開展電池回收標準研究,涉及有色金屬、化學品處置、汽車、化學和物流等多個領域。截至目前,邦普循環已經給行業制定445項標準,其中國家標準126項。邦普循環也是全球首個開創定向循環技術體系的企業,并把這一技術公開和分享給行業,形成了全行業廣泛公知的國家標準,積極推動行業綠色低碳和高質量發展。

轉載請注明出處。
1.本站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本站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我們編輯修改或補充。


熱點推薦
精選導讀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