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據日本《讀賣新聞》4日報道,日產汽車與三菱商事已決定在2024財年內成立一家合資公司,以提供自動駕駛和電動汽車相關服務。
據日本《讀賣新聞》4日報道,日產汽車與三菱商事已決定在2024財年內成立一家合資公司,以提供自動駕駛和電動汽車相關服務。
日產、三菱兩家公司的設想是提供“L4”交通服務,即在特定條件下人們無需參與駕駛,以及將電動汽車電池用作家用蓄電池的業務。這家合資公司將由日產汽車和三菱商事各持股50%,并將于2025年正式運營。
在自動駕駛方面,日產汽車目前正在開發車輛,而三菱商事正在推進一個利用人工智能(AI)確定最佳路線的系統的商業化。根據兩家公司的開發成果,在日本政府放松管制的情況下,將部署無人出租車等。日產汽車目前正在橫濱市和福島縣浪江町進行自動駕駛等試驗,并將首先在這些地區引入相關服務。
在靈活利用電動汽車電池方面,兩家公司將考慮提供把電動汽車與家庭和電網連起來的服務,以便將汽車中存儲的電能用于家庭或出售給電力公司。此外,兩家公司還計劃通過合資公司收集海外流出的廢舊電動汽車電池,以促進二次利用和回收。
有觀點認為,美國和中國電動汽車制造商的崛起是日本企業深化合作的原因。今年4至9月,包括鈴木、本田、日產在內的8家日本乘用車制造商全球產量同比下降6%。
汽車行業從業人士董峰告訴《環球時報》記者,除了純電動汽車的銷售方面起步較晚以外,日本品牌在自動駕駛市場上也不占優勢。目前,美國特斯拉的FSD完全自動駕駛能力(監管版)累計行駛里程超過32億公里。而中國方面,截至2024年8月27日,中國已累計發放自動駕駛汽車測試號牌1.6萬張,開放了公共測試道路3.2萬公里。
而據日本政府透露,截至2024年5月1日,日本全國只有16處允許自動駕駛車輛全年在普通公路上行駛,其中L4級的自動駕駛只有一處。
日本的動力電池技術曾經在全球領先,但據韓國研究機構SNE Research最新數據,2024年1-8月全球(不含中國)銷售的電動汽車動力電池裝車量前10名中,日系品牌只有松下入圍。
《日本經濟新聞》報道稱,為了在電池領域迎頭趕上,日本經濟產業省將提供合計近3500億日元的政府補貼增產車載蓄電池。日產汽車計劃投資約1500億日元生產汽車磷酸鐵鋰電池,目標是每年5吉瓦時的國內產能。而中國寧德時代2024年前8個月的出貨量已達189.2吉瓦時。
“一步慢,步步慢”可以說是日系車企在自動駕駛和汽車動力電池方面的真實寫照,董峰對記者表示。
轉載請注明出處。
1.本站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本站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我們編輯修改或補充。


熱點推薦
精選導讀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