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日前,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開發建設局官網顯示,小米景曦使用 8.42 億元拍得亦莊新城 YZ00-0606 街區 0106 地塊工業項目的使用權。這意味著,小米汽車的二期工廠要來了。
新能源汽車發展初期,或多或少都會面臨一些問題。自首款車型 SU7 落地的那刻起,小米就開始火力全開。而銷量上的節節攀升,也促使小米汽車的產能步伐得跟上。
日前,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開發建設局官網顯示,小米景曦使用 8.42 億元拍得亦莊新城 YZ00-0606 街區 0106 地塊工業項目的使用權。這意味著,小米汽車的二期工廠要來了。
小米景曦成立于 2022 年 1 月 18 日,法定代表人為劉凌迪,經營范圍包括技術服務、軟件開發、社會經濟咨詢服務等。同時,小米景曦是小米智行的全資子公司,后者的法定代表人正是雷軍。
聯想起前度時間小米汽車剛剛獨立造車生產資質,并從北汽集團的旗下獨立出來,正式更名為 " 小米汽車科技有限公司 ",小米造車即將邁入新的階段。
回到小米汽車拿下新地塊一事,該地塊面積共計 53.11 萬平方米,恰好位于現亦莊小米汽車工廠附近。根據規劃,小米汽車的二期工廠共有 3 個主要廠房以及若干配套設施。
按照此前計劃,小米汽車工廠分為兩期建設。其中一期工程已經投產,規劃產能為 15 萬輛 / 年;二期工廠目前還在建設,預計 2025 年竣工,年規劃產能同樣是 15 萬輛。據悉,小米汽車二期工廠按計劃將在 2024 年動工建設,2025 年完成。
雖然小米汽車的新款 SUV 車型多次被媒體曝光,但雷軍卻在公共場合避而不談。外界也在猜測,新車的下線要等到新工廠建成以后才會實現。
在此之前,小米汽車的一期工廠開始于 2022 年 4 月,小米景曦率先競得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亦莊新城 0606 街區 YZ00-0606-0101 地塊的使用權,而當時的成交價為 6.1 億元。兩次競價金額疊加以后,小米方面共計花費了差不多 14.5 億元。
今年以來,雷軍不止一次提到剛剛落地的小米汽車工廠,稱該園區集研發、生產、銷售、體驗于一體,還引入超過 700 個機器人直接服務于生產線,并由 AI 賦能高精度質檢。雷軍甚至還多次公開表示,希望大家稱呼他為 " 雷廠長 "。
然而小米汽車一期工廠的產能,似乎難以承擔更多的新車交付量。小米 SU7 發布之初,小米汽車的日產能大約在 300 輛,也就是單月 9000 輛左右,在產能不變的情況下,換算到 2024 年全年,大約能交付超過 8 萬輛的新車?,F實情況卻是,小米汽車不僅大定數量超過 10 萬,而且還將今年的產能提升至 12 萬。
5 月 13 日,小米汽車在官方微博發布的《小米 SU7 答網友問(第四十集)》中就曾提到:" 為了提拉本年產能,我們的工程師利用五一假期,進行了一輪設備維護改造,為接下來繼續快速提升交付能力做好了準備。"
為了縮短交付周期,目前小米汽車的產能爬坡不得不集中于一期工廠的進程,比如通過多班制不間斷運行,以實現更多的交付量。
但這遠非長久之計。當下的小米汽車一期工廠已經趨于飽和狀態,很難承擔起更多新車訂單量。尤其是當新車訂單量不斷激增,小米汽車急需給新車提供額外的空間生產。
一方面,供需矛盾證明了小米汽車熱度不減,讓消費者趨之若鶩;另一方面,如何提升產能,滿足市場需求,是雷軍和小米汽車整個團隊亟須解決的問題。
與小米汽車的經歷類似,產能問題幾乎是所有新能源車企銷售初期,都需要面對的問題,即便是背靠大山的新能源汽車品牌也不例外。
除了產能這道坎兒,持續虧損也在困擾著小米汽車。在 7 月 19 日的《雷軍問網友》第三彈中,雷軍也坦言:盡管銷量喜人,但小米汽車項目仍面臨巨大虧損。
" 在電動汽車領域,尤其是自主品牌,投入非常大。" 在雷軍本人看來,小米汽車剛剛起步,需要不斷地磨礪和發展,投入是必然的。
前期鋪陳工作大把撒錢,小米試圖將鈔票花費在刀刃上。本次掛牌文件顯示,該工業用地計劃用于建設新能源智能網聯汽車整車與零部件制造項目,固定資產投資不低于 26 億元,年產值不低于 160 億元。
一邊是小米汽車積極擴充產能,一邊是北京亦莊也在持續完善產業鏈配套設施。當前,北京亦莊高端汽車和新能源智能汽車產業年產值超 2000 億元,占北京市汽車產業產值近 60%。同時,還聚集了北京奔馳、北汽新能源、小米汽車等整車龍頭企業以及近 40 家國內外知名零部件企業。
而就在不久前,緊鄰小米汽車工廠的北京時代電池基地項目正式開工,未來能夠給小米汽車等多家汽車廠商提供動力電池相關支持。
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雖然小米汽車依靠前期的熱度贏得市場先機,但后期表現開始乏力。在最新的中國造車新勢力周排行榜中,小米汽車僅為 0.15 萬輛,已連續兩周出現銷量下滑,暫列榜單第九位。
不止于產能," 新人 " 小米汽車的考驗也才剛剛開始。
轉載請注明出處。
1.本站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本站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我們編輯修改或補充。


熱點推薦
精選導讀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