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美國咨詢公司艾睿鉑最新調查顯示,未來,中國的電氣化汽車工業將在各個級別占據領導地位,也因此預言,到2020年,中國將成為全世界一半以上純電動汽車的產地。例如,至2020年,全球有103輛插電式混動車型的計劃,而其中49輛將來自中國生產商。
美國咨詢公司艾睿鉑最新調查顯示,未來,中國的電氣化汽車工業將在各個級別占據領導地位,也因此預言,到2020年,中國將成為全世界一半以上純電動汽車的產地。例如,至2020年,全球有103輛插電式混動車型的計劃,而其中49輛將來自中國生產商。
汽車業呈現四股浪潮
去年第三季度,全球電動汽車銷量同比增長63%。展望2040年,國際能源機構最近的一份報告顯示,中國預計將占世界電動汽車市場的40%以上。作為世界上最大的汽車市場,由于大力推廣新能源等舉措,中國的電動汽車市場更是如虎添翼,占據了全球銷量的一半左右。
汽車制造商清楚電動汽車發展空間廣闊,也知道電動汽車是節能減排必不可少的一環。而近來,SUV、皮卡以及跨界休旅車等傳統燃油車型重振旗鼓,重新成為車展的寵兒。這些傳統動力車型銷量紅火,盈利頗豐,鋒芒遠超電動車型。
電動汽車熱潮的降溫體現了整個行業對其短期經濟潛力的熱情退卻。但麥肯錫咨詢公司針對全球電動汽車客戶(美國、德國、挪威共約3500名消費者,以及中國約3500名消費者)的調查指出,電動汽車顯示出強大的市場顛覆力,正在逐漸贏得消費者青睞。
麥肯錫分析,當今汽車業呈現出四股浪潮:自動駕駛、汽車互聯、電動汽車和共享汽車,其蓬勃之勢將重塑汽車市場格局,且在未來10年引領的革新很可能會超越過去半個世紀的改變。在汽車行業四大趨勢中,電動汽車在短期內顛覆市場的潛力巨大。
首先,消費者逐漸青睞電動汽車。麥肯錫最新發布的《洞悉電動車: 汽車制造商如何盈利》報告顯示,在美國和德國,考慮購買電動汽車的買家占比分別為30%與45%。中國消費者對新能源汽車的興趣在過去5年增長了3倍。其次,電池效率和電動汽車預估里程的提高、充電基礎設施規模擴大等核心技術的進步快于預期。全球城市化進程加快、綠色出行方案呼聲漸高以及國家、地區與城市合力加強監管等因素,都顯示出電動汽車強大的市場顛覆力量。
“棄油投電”補齊盈利短板
盡管電動汽車很可能顛覆汽車市場,但其何時會普及,產能能否提高及何時提高,仍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麥肯錫全球董事合伙人王平表示,無論汽車制造商采信哪種電動汽車預測結果,并據此制定策略,都需要更加敏捷和更有創造性,補齊當前影響電動汽車的盈利短板。
王平說:“首先是電池成本問題。我們預計在未來兩到三個產品周期,電池成本過高仍將是電動車企盈利短板之一。在大力投資優化內燃機還是發展電動汽車的選擇上,汽車制造商也應規避權衡的陷阱,提升內燃機效率的代價會越來越高,但其結果可能與未來的監管目標相距甚遠。資金緊張,投資不足,導致供需不平衡,可能造成惡性循環。”
汽車制造商如何吸引更多客戶“棄油投電”,麥肯錫認為可嘗試客制化和創新業務模式。對很多業內人士而言,從“燃油”到“耗電”的過渡是他們職業生涯的一大標志性挑戰。除了技術范式的深度轉變,市場力量及資源限制帶來的挑戰更加艱巨。這些力量會重塑汽車業的盈利點,讓車企在探索和“試錯”的重要時期措手不及。
明確消費者定位是關鍵
通過分析人口統計特征及偏好,麥肯錫確定了貫穿電動汽車三個購買階段的九大消費人群。研究發現,早期買家包含兩個細分客群——“地位及奢華的追求者”及“規避風險的環保主義者”,他們分別偏好購買高端性能以及適用型環保電動汽車,而當今成功的電動車型都包含這兩個特征。
麥肯錫預測,下一批潛在買家可能由三類消費者組成:“主流出行方式的追求者”“大眾高端車的追求者”“高性價比的追求者”。電池組較小、里程較短因而成本較低的適用型電動汽車可能更符合近期買家的需求。這三個細分客群的家庭收入要比早期電動汽車買家低。如今,中國大部分電動汽車車主都是經濟型買家,美國與歐洲下一批電動汽車消費人群也同樣如此。
對于未來的四大細分客群——“城市家庭”“時尚家庭”“高科技追求者”“特色性能注重者”,研究認為,他們對駕駛實用性有較高期望且家庭收入普遍低于早期買家,所以應利用電動汽車給消費者和廠商帶來的經濟優越性,設計新的業務模式。
在電動汽車發生顛覆性變革之際,汽車制造商面臨巨大的市場不確定性。麥肯錫全球資深董事合伙人高旭說:“要想在新興的電動汽車市場獲得成功,新老整車廠都需要非常清楚他們的目標客戶是誰,而不是試圖成為下一個特斯拉。他們需要有清晰的品牌和產品戰略,建立完整的合作伙伴生態系統,覆蓋整個電動汽車價值鏈——從關鍵部件的開發到客戶交聯,還需將重點放在為客戶提供一個整體的移動體驗,而不僅僅是在其產品上集中增加一個新內容。”
轉載請注明出處。
1.本站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本站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我們編輯修改或補充。


熱點推薦
精選導讀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