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國新能源汽車全行業的開放與共享,將是中國汽車產業整個產業鏈抵御未來的風險和加速前行的必經之路。
日前,北汽新能源總經理鄭剛在活動上表示,全面新能源化已經成為北汽集團各個板塊的共同目標。2020年北汽將在北京全面停售傳統燃油乘用車,2025年將全面停止生產和銷售使用廣義新能源技術以外的傳統燃油車。與會人士普遍認為,中國新能源汽車全行業的開放與共享,將是中國汽車產業整個產業鏈抵御未來的風險和加速前行的必經之路。
行業競爭入“叢林”
目前,新能源汽車替代燃油車成為不可逆的全球共識,包括中國在內的許多國家已經開始考慮禁售傳統燃油車。其中,很多國家已經公布了明確的時間表:挪威和荷蘭宣布到2025年禁售傳統燃油車,德國、瑞士、比利時、印度到2030年禁售傳統燃油車,英國、法國到2040年禁售傳統燃油車。雖然中國并沒有公布明確的政策“倒計時”時間表,但緊跟全球電動化的趨勢已經不可避免。
云度新能源總經理劉心文推測,中國傳統燃油汽車禁售時間在2040年。目前中國政府已經從生產環節、購買環節、使用環節、充電環節上全面鼓勵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其中,雙積分政策直接倒逼傳統燃油車企提早進入新能源時代,同時也在倒逼外資企業通過合資等途徑發力。他認為,隨著補貼政策的加速退坡,“要實現中國電動車行業的良序發展,必須要適應‘電動車叢林法則’,新能源汽車市場競爭已從溫室回到叢林。”
鄭剛稱,中國自主品牌車企抵御燃油車和跨國企業競爭的唯一出路在于共創和共享。在高端電池與電驅動系統、自動駕駛和全新的品牌技術核心技術上,中國車企應該共同開發,在共商體系和產品平臺上要實現共享,合理抵御行業變革。他坦言,與其他行業多元融合發展相比,汽車產業的合作不構成體系,仍然為點對點的合作,應該建立企業產業鏈整合能力和生態系統建設能力的面與面、鏈與鏈的競爭。
為了適應“叢林法則”,中國自主車企和新興新能源汽車品牌正在迅速提高產品迭代速度。大華股份副總裁、零跑汽車董事長朱江明認為,為了縮短產業鏈周期,零跑汽車十分推崇“特斯拉模式”——包括電池、動力總成、駕駛系統、互聯儀表等更多采用自制零部件。“通過自制零部件代替與零部件廠家的配合,可以縮短產業鏈周期實現快速上市。”
加碼AI技術
12月14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印發了《促進新一代人工智能產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計劃中指出,到2020年,建立可靠、安全、實時性強的智能網聯汽車智能化平臺,形成平臺相關標準,支撐高度自動駕駛(HA級)。
因此,許多新興車企把人工智能作為重點切入領域。奇點汽車創始人兼CEO沈海寅認為,人工智能是改變未來生活核心的要素,其中汽車是人工智能重點的應用對象。未來,汽車的軟件才是核心,硬件只是平臺。因此,應該秉承開放共享的心態,與其他車企資源聯合起來打造公共的人工智能平臺。
英偉達自動駕駛中國區負責人董方亮指出,自動駕駛所涉及的核心人工智能模塊,從感知、推理、預測到高清地圖定位,其中很多核心算法都涉及人工智能。同時,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快速迭代,自動駕駛已經對深度學習提出更高需求,其中不止包括如何進行自動駕駛,還包括車內駕駛員眼部識別、人車交互系統等。
一些新興車企雖然是汽車領域的“新兵”,但仍然可以借助此前在人工智能相關領域的積累切入這一新興市場。以大華股份為例,公司此前在算法、雷達等智能交通上有較好積累。朱江明認為,這一積累可以推動公司旗下零跑汽車在ADAS、云平臺等智能輔助駕駛系統上的發展。他同時透露,零跑汽車在2018年的量產車上將實現L3級別的自動駕駛功能。
轉載請注明出處。
1.本站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本站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我們編輯修改或補充。


熱點推薦
精選導讀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