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大眾將在中國投入100億歐元押注新能源,2020年大眾在華新能源車銷量目標是40萬輛,2025年達到150萬輛。在今后2-3年內推出15款新能源車,每年約實現5款車本地化生產,到2025年實現40款本地生產新能源車。
對大眾品牌來說,新能源車之戰也是其在華轉型的關鍵之戰。廣州車展前夕,大眾汽車集團(中國)總裁兼CEO海茲曼教授再次對外強調其目標,2025年大眾將在中國投入100億歐元押注新能源,2020年大眾在華新能源車銷量目標是40萬輛,2025年達到150萬輛。在今后2-3年內推出15款新能源車,每年約實現5款車本地化生產,到2025年實現40款本地生產新能源車。
大眾汽車中國總裁兼CEO海茲曼教授
海茲曼表示,著眼未來,大眾將尋求新的利益產業鏈,主要聚焦智能出行服務,建立更完善的智能化交通生態。而對未來中國汽車市場發展,海茲曼判斷,雖然所有汽車企業都在加快步伐布局新能源車市場,但是在中國,燃油車還會存在較長一段時間,到2030年應該還存在,“內燃機技術在不斷創新突破,我們不要把燃油機看作污染。”
新能源補貼本身靠不住 大眾的目標是盈利
根據大眾汽車規劃,其2025中國目標是由三家合資公司合力完成。海茲曼表示,新能源補貼本身靠不住,大眾的目標是在沒有補貼的情況下也能實現盈利。此外他透露,未來2-3年內上汽大眾、一汽大眾將承擔大部分銷量任務,江淮大眾承擔小部分。
據了解,江淮大眾第一代產品的續航里程將達到300公里,“第一代產品主要保證利用我們現有技術,確保兼容性,第二代通過純電動車平臺實現400-600公里續航里程。”海茲曼表示,三家合資公司的產品將實現差異化,確保三家的投放策略覆蓋不同細分市場。
根據大眾汽車在華戰略規劃,2020—2025年,大眾將把MEB平臺引入中國市場,與此同時,此階段推出的純電動車型可以實現3—5級自動駕駛水平
“MEB戰略性意義重大,不容有任何閃失。MEB著眼下一代純電動車,目標是實現400-600里程目標,我們設計之初就考慮的其成本優勢,對工程設計進行了大量優化,目前正在招標進行量產準備,三個合資企業都會得到招標,電芯方面肯定是實現本土采購。” 海茲曼表示,18年之前的電池組裝由三家合資企業內部完成,三家的供應商可能有所不同,而面對MEB平臺引入,大眾將開始在華進行招標,鼓勵競爭實現盈利。
2018是大眾在華SUV之年, 2019年新能源車將密集上市。海茲曼透露,大眾在華經濟型車計劃正在大步推進,未來將有兩款SUV和一款三廂車,2019年正式上市。
計劃推出行服務品牌 建立Mobility Asia
不可否認,大眾汽車在中國市場大規模發展新能源車必然會遇到多方面的挑戰。為了順利實現電動化戰略實現,海茲曼認為在加強產品品質和車型隊伍的同時,更應該注重出行服務。他透露,未來大眾將在華推出行服務品牌,并建立為中國量身定制的Mobility Asia,為大眾在華所有品牌提供服務。
今年4月,大眾汽車集團(中國)宣布和出門問問將共同成立一家合資公司,其中大眾汽車集團(中國)投資1.8億美金,用于支持雙方在汽車領域業務合作以及出門問問未來發展。在新合資公司中,大眾和出門問問將分別持股50%。
海茲曼表示,Mobility Asia是為中國量身定制的,無論從導航、語音、人工智能等都是一攬子服務,實現完美的本地化智能服務,“與出門問問的合資公司相比,Mobility Asia是大眾在出行領域的更高層面品牌計劃,出行服務是基本框架,未來還包括服務生態,出門問問是其中的計劃之一。”據了解,大眾(中國)出行服務戰略共涉及三大方向的布局,車內、車周邊和跨交通形勢的智能化管理。
轉載請注明出處。
1.本站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本站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我們編輯修改或補充。


熱點推薦
精選導讀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