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雙積分政策”的落地,勢必根本性改變全球汽車產業、全球能源產業的格局。但有專家認為,目前積分方案與里程掛鉤,其副作用較大,具體體現在與發展新能源汽車初衷,節能減排的目標不符。
“雙積分政策”的落地,勢必根本性改變全球汽車產業、全球能源產業的格局。但有專家認為,目前積分方案與里程掛鉤,其副作用較大,具體體現在與發展新能源汽車初衷,節能減排的目標不符。
一、中國發展新能源汽車是基于三個目標,而不是一個目的:節能減排
在政府正式文件里,對發展新能源汽車的目標表述是:
①保障國家能源安全;
②節能減排;
③傳統汽車產業轉型升級。
正向分析:國家統計局數據,2015年中國消耗石油5.4億噸,63%靠進口,其中56%的燃油由交通運輸行業消耗。
結論:如果繼續發展傳統汽車,國家能源安全無法保障;同理,如果繼續發展傳統汽車,人類生存環境無法保障。
反向分析:新能源汽車發展成功了,才能實現前面兩個目的。
結論:必須發展汽車,這是社會發展的需求,必須發展新能源汽車,才是社會發展的要求。
綜合結論:發展新能源汽車,必須保障其成功放在第一位?;纠碛桑?/span>
①保障國家能源安全有不同途徑,發展新能源汽車也不是唯一途徑;
②節能減排,有不同途徑,發展新能源汽車也不是唯一途徑;
③只有新能源汽車發展成功了,才有助于“保障國家能源安全”和“節能減排”;
④如果新能源汽車發展不成功,對保障國家能源安全、對節能減排沒有實際上的意義。
二、續航里程是發展新能源汽車關鍵性指標
電動汽車是節油的,大家意見一致;電動汽車自己是不排放廢氣,這個大家認識也是相同的。目前的爭論的焦點:是發展長里程電動汽車?還是發展短里程的電動汽車?
①發展短里程電動汽車的觀點認為:減排的電動車,肯定是節油、節能的車。而電耗高的純電動汽車可能是排放嚴重的車,因為我國目前的電主要來自燃煤。所以,要以減排量衡量電動汽車的水平,以低碳作為電動汽車發展的推動力。
②發展長里程電動汽車的觀點認為:目前動力電池比能量低,導致新能源汽車里程短,無法與傳統汽車抗衡,沒有市場競爭力。要發展新能源汽車,目前必須發展高能量的動力電池。新能源汽車續航里程,乘用車續航里程要大于350公里以上,如果將其作為出租用其續航里程必須大于500公里;新能源公路客車續里程要大于500公里以上;卡車其續航里程要求更高。
③目前電動公交車續航里程在200公里以上,如果沒有政府補貼,市場上基本是不接受的;電動城市配送車續航里程180公里以上的水平,如果地方政府對傳統車不限牌,也是沒有市場的。
電動汽車續航里程不突破基本點,沒有市場,傳統汽車汽車轉型就不成功;如果新能源汽車發展不起來,對保障國家能源安全、節能減排就沒有一點幫助。
三、為什么插電式(增程式)混合動力汽車發展不起來?
有專家再三建議,要發展插電式(增程式)混合動力汽車。好幾年過去了,有一些廠家對這個建議積極響應。而實際市場情況,遠不如人意。這是什么原因呢?
①插電式(增程式)混合動力汽車是電驅動汽車,在新能源汽車范疇里,是政府政策支持的新能源汽車;
②發展增程式電動汽車的障礙是:增程器是傳統內燃機,增程器必須是新型內燃機,環保要求高,增程器要專門開發;增程器的開發必須要求發動機廠重新開發新產品。發動機廠家對開發這類型的增程器沒有動力。這個障礙是整車廠克服不了的。
③增程式電動汽車發展不起來,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就不存在了。
四、短里程純電動汽車是一個過渡,提高里程是當務之急
由于電動汽車里程提升一直很困難,中國發展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進行多種嘗試:混合動力、插電式(增程式)混合動力汽車、純電動、燃料電池汽車,一步一步往前推,都是等待動力電動比能量的提升。
從目前已知和可預見情況來看,動力電池比能量提高到汽車到市場基本要求的水平,是有可能的。
發展新能源汽車已經國家戰略,中國電池工業和企業,要把提高動力電池比能量做為歷史使命挑起。中國目前電池比能量比與發達國家相比低30-40%。如果這個真的話,電池工業和企業的專家們,理應堅決支持純電動汽車的路線,集中精力趕上世界動力電池比能量先進水平,不要再折騰整車企業,昨天嘗試混合合動力、今天開發插電式(增程式)混合動力汽車,接下來又要研究燃料電池汽車。
雙積分與里程長短掛鉤,說到底是給中國電池工業和企業施壓和動力。如果中國動力電池比能量提高不起來,或者提高速度遠遠低于外國。中國電池工業和企業的專家們,都得檢討的,當然是新能源整車企業專家也必須要背“過”。
五、山西煤發電清潔水平已經接近(達到)燃氣機發電水平
我國今后很長一段時期,依然是火力發電為主?;鹆Πl的電燃料是煤。燒煤對環境影響是嚴重的。目前的觀點是:電動汽車用的電,如果源于“燒煤發電”,推廣新能源汽車對減排就沒有實際貢獻,我國65%的電,源于“燒煤發電”。于是主張發展短程(少裝電量)新能源汽車。
轉載請注明出處。
1.本站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本站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我們編輯修改或補充。


熱點推薦
精選導讀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