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這一輪鋰價大幅上漲,除了原料加工環節的產能不足,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受制于上游的鋰資源限制。據專家介紹,我國鋰儲量占到全球資源的22%,但目前我國包括碳酸鋰在內的基礎鋰鹽的生產原料絕大部分依賴進口。
在國內鋰產品深加工的龍頭企業——江西贛鋒鋰業公司記者看到,一個偌大的倉庫里空空蕩蕩,產品庫存很少。
“今天生產的,就是庫存在這里,第二天就全部發掉了。”贛鋒鋰業股份公司萬噸鋰鹽工廠副廠長王彬說。
而在四川的另一家國內鋰產品深加工龍頭企業——天齊鋰業,記者也看到了同樣的情況。
天齊鋰業股份公司射洪基地庫管部經理劉均介紹:“常規的產品在庫存的話,基本上是沒有庫存的,就是說生產出來就拉走了。”
采訪中多家生產企業都表示,從2015年底以來,產品一直處于供不應求的狀況。
江西贛鋒鋰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李良彬告訴記者:“我們覺得再在市場上增加五百噸,一個月產量增加五百噸,那就能滿足我的客戶。”
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的統計數據顯示:2015年,我國碳酸鋰供需缺口為1.73萬噸;去年的缺口為1.32萬噸,今年預計在1.4萬噸左右。業內專家表示,供不應求造成碳酸鋰價格持續上漲,作為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的主要原料,新能源汽車的放量增長直接拉動了上游碳酸鋰市場需求的暴增。
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鋰業分會副秘書長李冰心介紹:“現在因為我們新能源汽車有個放量,對于我們碳酸鋰的需求是一個極大地拉動。2013年的時候,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量只有1.8萬輛,到2016年就卻是達到了15.7萬輛這樣一個水平。”
我國碳酸鋰產能快速擴張 未來三年漲三倍
價格節節攀升,碳酸鋰生產企業都在積極擴建產能,各家企業的新產能何時上馬?碳酸鋰市場什么時候能夠達到供需平衡呢?
在江西贛峰鋰業公司的宜春生產基地,8條電池級金屬鋰生產線正在建設當中,產品主要用于新能源汽車的動力電池。目前,一期產能已經建成并投入使用。
宜春贛峰鋰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嚴慶生告訴記者增產能三到四百噸,市場主要前景在用于電池級金屬鋰,目前電池級金屬鋰市場,前景比較可觀。”
江西贛鋒鋰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李良彬表示:“明年七月份之前,我們有四萬噸的產能釋放出來,2019年我們可以達到接近十萬噸的產能,比現在的產能基本上要翻個三倍。”
在四川的天齊鋰業公司,就在現有生產線的旁邊,新的廠房也正在拔地而起。
“2020年我們要達到10萬噸以上碳酸鋰的產量,應該是占全球三分之一左右。”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蔣衛平說。
據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估算:2020年我國碳酸鋰消費量大約為23萬多噸,而未來三年,碳酸鋰產能將會以每年3到5萬噸的速度增加,到2020年達到22.98萬噸,再加上進口,屆時就會出現供過于求的新格局,價格拐點也將隨之到來。
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鋰業分會副秘書長李冰心告訴記者:“目前這個階段,仍然處于項目建設的周期,短期來看仍然會維持一個供應短缺的情況,2020年之后,隨著一些新建項目的落地,產能逐步釋放,會出現供應小幅過剩的這樣一個情況。”
轉載請注明出處。
1.本站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本站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我們編輯修改或補充。


熱點推薦
精選導讀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