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截至5月30日,在A股53家鋰電池上市公司中,已有33家發布了中期業績預告。其中,扭虧、續盈、略增、預增等預喜公司24家,占比達72.7%,延續鋰電行業高增長態勢。
截至5月30日,在A股53家鋰電池上市公司中,已有33家發布了中期業績預告。其中,扭虧、續盈、略增、預增等預喜公司24家,占比達72.7%,延續鋰電行業高增長態勢。鋰電產業鏈中上游相關公司業績增長明顯,并購以及產品供需緊張是主要因素。
內生外延并舉驅動增長
部分公司通過釋放內生動力實現業績增長。以道明光學(002632)為例,公司預計,2017年1-6月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4062.92萬元至5145.51萬元,同比增長80%至130%。公司表示,報告期內,募投項目“年產3000萬平方米功能性薄膜生產線建設項目”陸續投產,產能持續釋放。在原有反光材料不斷提升的基礎上,公司微棱鏡型反光膜的業績提升,銷售收入較上年同期有較大幅度增加。
不少公司通過資產處置或者收購資產并表提升業績。以天際股份(002759)為例,公司預計1-6月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2804.48萬至14138.28萬元,同比增長380%至430%。2016年同期凈利潤為2667.6萬元。公司表示,2016年11月份完成重大資產重組,收購江蘇新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100%股權;江蘇新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主營的鋰離子電池材料業務從2016年12月份起納入公司財務報表合并范圍。鋰離子電池材料業務盈利能力良好,導致公司業績同比大幅增長。
東方精工(002611)情況類似。公司預計1-6月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7445.25萬元至19681.82萬元,同比大增290%至340%;2016年同期凈利潤為4473.14萬元。公司表示,北京普萊德從2017年第二季度納入合并范圍;母公司舊廠拆遷項目預計在第二季度完成交割,確認營業外收入;母公司及意大利Fosber集團第二季度經營性業績預計較上年同期有所增長。
下游回暖帶動產銷兩旺
業內人士指出,動力電池與儲能行業快速發展,以及新能源汽車產銷兩旺,使得動力電池供不應求,帶動鋰電池材料市場快速增長。
Wind統計數據顯示,2016年,鋰電池概念板塊上市公司營收合計同比增長21.46%,歸屬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合計同比增長64.28%。今年一季度,該板塊合計凈利潤同比增長18.58%,鋰電產業鏈上游的原材料、中游的鋰電材料、下游的電池制造各領域均實現增長。中上游相關上市公司表現亮眼,包括天齊鋰業(002466)、贛鋒鋰業(002460)、堅瑞沃能(300116)、當升科技(300073)、多氟多(002407)等。
浙商證券(601878)新能源首席分析師鄭丹丹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受去年底補貼退坡政策等因素影響,一季度新能源車總銷量同比下跌,但2月份以來新能源汽車銷量逐步恢復正常;4月份新能源乘用車銷量達2.9萬輛,同比增長41%。新能源汽車銷量出現回暖態勢。
在此背景下,新能源車對動力電池的需求逐漸好轉,帶動鋰電產業鏈景氣上行。由于上游原材料價格上漲,不少上市公司上半年預計業績良好。以天齊鋰業為例,公司預計,2017年1-6月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83000萬元至93000萬元,同比增長11.14%至24.53%。對于業績增長的主要原因,公司表示,鋰鹽銷量增加,鋰礦售價提高,導致銷售毛利額增加。
此外,滄州明珠(002108)、天賜材料(002709)預計上半年凈利有所增長,凈利潤增長上限分別為20%和15%。對于業績增長的主要原因,BOPA薄膜產品和濕法鋰離子電池隔膜產品銷量增加、電解液銷量同比穩步增長,同時主要原材料價格同比上漲。
技術革新引領行業發展
工信部、發改委、科技部聯合近日發布的《汽車產業中長期發展規劃》顯示,到2020年,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單體比能量達到300Wh/kg以上,力爭實現350Wh/kg,系統比能量力爭達到260Wh/kg;到2025年,動力電池系統比能量達到350Wh/kg。“目前實現產業化的單體電芯能量密度一般不到200Wh/kg,產業界致力進一步提升鋰離子電池的能量密度。”鄭丹丹稱。
隨著2017年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的實施,新能源車企所獲補貼逐漸減少。業內人士指出,鋰電池作為新能源汽車的核心零部件,占新能源乘用車全部生產成本的40%至60%。鋰電池企業能否跟上政策退坡進程,降本增效是關鍵。
在降本增效方面,業界普遍看好具備技術、規模優勢的企業。“主流電池制造商愈加重視新型電池及材料的研發,以期實現能量密度的持續提升。掌握電池產業鏈關鍵技術,引領行業革新,比一味參與價格戰更有意義。未來低端落后產能將逐步被淘汰,致力于技術研發和降本增效的優質企業將受到青睞。”鄭丹丹稱。
廣證恒生指出,看好具備“安全+高能”特點的鋰電池材料公司前景。動力電池的安全性要求隔膜具備抗穿刺、自關斷、耐高溫等多方面性能,而“濕法+涂覆”是達成這些性能要求的主流技術路線。目前中高端隔膜仍依賴進口,替代空間巨大。近年來隔膜行業并購事件頻出,優質隔膜企業受到資本追捧,技術領先和資金雄厚的企業將脫穎而出。
同時,動力電池需求量爆發式增長,刺激上游原料即鋰、鈷等礦鹽供不應求,價格攀升,相關企業將長期受益。此外,具有政策支持和成本優勢的動力電池回收相關企業未來增長潛力大。
相關受益股:
大東南(002263):全資子公司綠海新能源負責實施的“年產3億Ah高能動力鋰離子電池建設項目”兩條生產線于去年12日已正式投產,產能規模1.4GWh。
猛獅科技(002684):建設的福建詔安產能6GWh的鋰離子動力電池項目的第一期電芯生產線3月份開始量產,可年產8000萬支鋰電芯。
天齊鋰業(002466):中國最大的電池級碳酸鋰供應商,全球最大的礦石提鋰企業; 贛鋒鋰業:國內鋰系列產品品種最齊全、產品加工鏈最長、工藝技術最全面的生產商;
鹽湖股份(000792):公司所在的察爾汗鹽湖總面積為5856平方公里,是一個以鉀鹽為主,伴生有鎂,鈉,鋰,硼,碘等多種礦產的大型內陸綜合性鹽湖,整個鹽湖的開采價值超過12萬億。察爾汗鹽湖是我國最大的可溶性鉀鎂鹽礦床,各種鹽的總儲量達600多億噸,其中氯化鎂儲量16.5億噸,氯化鋰儲量824.6萬噸,均占全國首位,氯化鈉儲量462.2億噸,可供全世界人口食用兩千年。
西藏礦業(000762):鋰資源龍頭扎布耶鹽湖蘊藏的鋰,鉀,銫等礦產是全球為數不多的超百萬噸級鹽湖之一(控股50.72%股權子公司扎布耶鋰業擁有20年開采權)。就礦床的礦石品位而言,鋰,銫居世界鹽湖第二位,鉀位居全國鹽湖之首,據地勘工作結果顯示,扎布耶鹽湖碳酸鋰含量初步探明130萬噸左右,鉀3590萬噸。
轉載請注明出處。
1.本站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本站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我們編輯修改或補充。


熱點推薦
精選導讀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