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去年4月,滴滴已經謀劃造車,代號“達芬奇”,為了招攬合適人才,滴滴拋出百萬年薪和期權。有消息稱,位于北京順義的造車團隊已將1700位員工攬入麾下,崗位涉及產品研發、高級算法工程師等。
“原來在傳統車企多少薪酬,滴滴加50%。”夏木的幾位同事剛剛跳槽,滴滴汽車開出的條件普遍是漲薪40%至50%。夏木向記者透露,滴滴新能源汽車由國機智駿代工,而且馬上要對國機智駿位于江西贛州的工廠進行施工改造。去年4月,滴滴已經謀劃造車,代號“達芬奇”,為了招攬合適人才,滴滴拋出百萬年薪和期權。有消息稱,位于北京順義的造車團隊已將1700位員工攬入麾下,崗位涉及產品研發、高級算法工程師等。
據公開資料,這座新能源車工廠投資80億元,規劃產能30萬輛/年,此前已投放兩款微型電動車和一款小型電動SUV,售價區間在6.58萬~13.98萬元。據乘聯會數據,國機智駿2021年全年新能源車總銷量僅為1840輛,2022年前5個月,國機智駿三款在售車型累計銷量僅為1061輛。
天眼查顯示,國機汽車對國機智駿持股40%,為最大股東,深圳市國基聯合投資有限公司和國機資本控股有限公司分別持股27.5%和17%。背靠央企,有工廠,沒銷量,國機智駿確實適合成為一家代工廠。這個牽手的劇本,像極了華為與賽力斯。此前有消息稱,滴滴正談判收購國機智駿三分之一的股權,收購金額將達10億元人民幣。但是大股東國機汽車在6月12日否認這一傳聞,發布公告稱:“公司及國機智駿未與其他企業簽署意向協議或合作協議,不存在應披露而未披露的信息”。
據BOSS直聘數據,今年以來,特斯拉、蔚來、理想、小鵬等造車企業招聘崗位數量、求職者關注熱度持續攀升。其中,自動駕駛研發、智能座艙設計、軟件工程師、銷售、用戶運營等崗位的需求同比增幅已經超過1.8倍。造車新勢力希望用高薪招來優秀的人才。他們給出的平均月薪為15367元,相比去年同期上漲21.6%。一些與自動駕駛算法相關的職位,年薪甚至達百萬以上。
這種形勢下,小米、滴滴、百度等造車后浪們想要搶人就需要拿出更有競爭力的條件。正在沖刺的滴滴賬面現金流充足,滴滴開出的普遍薪資漲幅在30%-50%,“不要小看這個幅度,要知道前幾天造車熱潮的時候,這波人已經大漲過一次薪資。”對于頂級人才,滴滴顯得尤為慷慨。一位曾在車企任職多年的中層告訴記者,目前滴滴要的傳統車企副總級別的人物,開出的待遇是200W,而在傳統車企,這些人的待遇大多是年薪60W-80W。
“最早一批去特斯拉的,經理級別能拿到股票的,現在市值都在2000萬元人民幣上下。”三年前,夏木(化名)與一批同事從一家傳統車企離職,彼時,正值特斯拉上海工廠落成,一部分人選擇押注特斯拉,而一部分人則跟夏木一般,跳槽到另一家傳統車企求一份安穩,如今只剩扼腕嘆息,“如果當初賭一把,我也能拿到這么多了。”
事實上,自2021年以來新勢力造車景象一片欣欣向榮,與2019年的全民唱衰形成了強烈的反差對比。相較于同樣大熱的芯片行業,新能源汽車行業人才緊缺程度可以說是有過之而無不及。人才緊缺已經成為制約智能汽車行業發展的最大短板,在未來4—5年,新能源及智能網聯汽車將占到汽車保有量25%左右,相關人才缺口將達到幾十萬甚至上百萬的量級。從新能源汽車發展的大背景來看,行業的整體走強也必然意味著人才流動的加速。
轉載請注明出處。
1.本站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本站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我們編輯修改或補充。


熱點推薦
精選導讀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