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8月5日中創新航獲得中國證監會關于其H股上市申請的正式批復。8月6。,中創新航江門基地擴產項目成功簽約,規劃在首期項目現有用地基礎上,擴產10GWh
8月5日中創新航獲得中國證監會關于其H股上市申請的正式批復。這意味著公司已獲批準于境外發行股份,相關的專利訴訟糾紛并未對公司赴港IPO進程造成實質性影響。獲批大路條,也代表著中創新航獲得境內監管的認可。
資料顯示,核準發行不超過3.03億股境外上市外資股,每股面值人民幣1元,全部為普通股。完成本次發行后,中創新航可到香港聯合交易所主板上市。隨著IPO穩步推進,中創新航將以行業龍頭的姿態,為行業帶來持續的創新動力。
今年3月初,中創新航向港交所提交了招股說明書。據招股書中顯示,中創新航此次募資將用于新建和擴建多個動力電池和儲能系統的產業基地項目;先進材料、先進電池及電池全生命周期管理的核心技術開發;實驗、中試能力建設及先進制造技術開發;營運資金及其他用途。
中創新航在招股書中提到,公司是“在中國第三方動力電池企業中排名第二、是中國前十大動力電池企業中于2019年至2021年間少有的同比增長率超過100%的企業”。數據顯示,2018年全年中創新航的電池裝車量僅為0.71GWh,到2021年就達到了9.05GWh,位列中國第三,全球第七。
中創新航還率先推出多項創新產品和技術,如高電壓三元電池、“彈匣”電池、全極耳疊片電池等。憑借其領先的產品力和規模化運營能力,贏得眾多頭部客戶的青睞,主要有廣汽、小鵬、長安、零跑、吉利、合創、東風、本田等主要主機廠商。
與此同時,在國內裝機量排名前五的電池企業中,中創新航也是唯一一家未上市的頭部電池企業,其估值已高達630億元,是鋰電行業最大的黑馬。此次正式獲得證監會核準后,接下來就是中創新航赴港上市的關鍵時期。
而在獲證上市申請批復的第二天,中創新航江門基地擴產項目成功簽約,規劃在首期項目現有用地基礎上,擴產10GWh,實現“零地擴產”。意味著中創新航江門基地規劃總產能將達到60GWh。
今年年初,中創新航與江門簽約,擬投資200億元在江門建設動力電池生產基地,該項目由中創新航與江門市國資平臺共同投資,規劃總產能50GWh,計劃分兩期建設,首期項目投資100億元,規劃產能25GWh。
中創新航董事長劉靜瑜表示,公司通過持續技術創新,持續打造硬核產品力,多項技術與產品實現全球領先、全球首創和全球獨創,為行業發展做出積極貢獻。公司技術與產品開發突出的“四化”——無鈷化、高錳化、高壓化、固態化,充分體現出公司追求的能量與資源極致平衡的理念。
同時公司通過極簡制造、極限制造和智能制造,實現TWh時代的大規模制造。在土地資源利用方面,公司踐行綠色可持續發展理念,極致提高土地資源利用率,單位用地面積產能居行業首位。
轉載請注明出處。
1.本站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本站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我們編輯修改或補充。


熱點推薦
精選導讀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