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繼2021年8月份新洋豐正式“官宣”進軍新能源之后,2022年1月4日,這家磷化工龍頭再次宣布擴張產能。
自2021年以來,傳統磷化工企業邁進磷酸鐵新能源材料領域已經不是什么稀罕事。
繼2021年8月份新洋豐(000902.SZ)正式“官宣”進軍新能源之后,2022年1月4日,這家磷化工龍頭再次宣布擴張產能。
公告顯示,新洋豐全資子公司洋豐楚元擬與宜都市人民政府簽訂《招商引資項目投資/服務協議書》,建設年產10萬噸磷酸鐵和5萬噸磷酸鐵鋰生產線,配套10萬噸精制磷酸生產線,計劃總投資30億元,其中固定資產投資約25億元。
資料顯示,新洋豐是中國磷化工龍頭企業之一,主要從事磷復肥、新型肥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產品覆蓋常規復合肥、新型復合肥、磷肥(主要為磷酸一銨),其產銷量已連續多年排名全國前二。
自2021年以來,磷化工行業引起了投資者廣泛關注,究其原因是磷化工不再局限于原先的農藥化肥領域,新洋豐、湖北宜化、云天化等磷化工企業正逐步向磷酸鐵鋰拓展。
當前,在動力電池領域,磷酸鐵鋰電池憑借在循環壽命、安全性、成本方面的優勢,已成為鋰電池的主流選擇之一,其產量、裝機量均已超過三元電池。
可以預見,由下游新能源汽車帶動的高景氣度正在從終端逆流而上進行層層傳導。伴隨著磷酸鐵鋰在動力電池領域強勢復蘇,將帶動前驅體磷酸鐵需求高漲。
據悉,磷酸鐵鋰電池的產業鏈條為磷礦——工業級磷酸/磷酸一銨——磷酸鐵——磷酸鐵鋰正極——鐵鋰電池。
從磷酸鐵鋰的生產鏈條來看,傳統磷化工企業向磷酸鐵鋰延伸具備先天優勢。一方面是由于磷礦石是稀缺資源,而傳統磷化工企業大多具備自身的磷礦石資源儲備或者較為穩定的磷礦石采購渠道。
另一方面,傳統磷化工企業具有較強的技術儲備。磷酸鐵鋰的生產從磷礦石到磷酸,磷酸到磷酸鐵、磷酸鐵到磷酸鐵鋰三個環節,前面兩個環節與傳統磷化工技術路線相似,不存在重大的技術難題。
中郵證券研報指出,目前用于制備磷酸鐵的主要原料有磷源和鐵源。因此具有工業級磷酸一銨和凈化磷酸產能的磷化工企業,未來有望在磷酸鐵市場占據較大份額。
基于此,2021年8月17日,新洋豐正式宣布進軍鋰電池產業鏈。根據新洋豐初步規劃,公司擬投建20萬噸磷酸鐵及上游配套項目,其中一期5萬噸項目將于2022年2月投產;后續二期15萬噸項目將配套一系列上游產品,預計將于2022年12月建成。
再加上本次擴產項目,新洋豐已規劃30萬噸磷酸鐵和5萬噸磷酸鐵鋰生產線,配套10萬噸精制磷酸生產線。
值得一提的是,新洋豐作為磷化工頭部企業,其磷礦石資源豐富。2021年公司收購了四川涼山巴姑磷礦的采礦權,坐擁90萬噸/年的磷礦石資產,同時擁有180萬噸磷酸一銨產能,位居全國第一。不止如此,其母公司洋豐集團擁有近5億噸磷礦資源,未來相關磷礦資產將逐步注入公司。
新洋豐表示,上述項目建設完成后,不僅有助于公司充分利用磷化工行業的龍頭優勢,豐富磷化工產業鏈的產品布局,抓住新能源市場發展機遇,滿足國內外對磷酸鐵日益增長的需求。同時,還可以擴大公司在磷酸等磷化工產業鏈的經營規模,提高市場競爭力,鞏固公司在磷化工行業的領先優勢,提升盈利能力,符合公司的整體發展戰略。
轉載請注明出處。
1.本站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本站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我們編輯修改或補充。


熱點推薦
精選導讀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