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蜂巢能源董事長兼CEO楊紅新介紹,蜂巢能源第二代L600短刀片磷酸鐵鋰已經完成開發,預計將在2022年Q3實現量產。
繼10月底宣布第一代L600短刀片磷酸鐵鋰電芯在常州金壇工廠量產下線之后,近日,關于蜂巢能源的磷酸鐵鋰電池又有了最新進展。
蜂巢能源董事長兼CEO楊紅新介紹,蜂巢能源第二代L600短刀片磷酸鐵鋰已經完成開發,預計將在2022年Q3實現量產。蜂巢能源第二代短刀片磷酸鐵鋰電芯規格與第一代相同,但單體容量提升至196Ah,能量密度超過185Wh/kg,體積能量密度超過430Wh/L,屬于行業領先水平。
基于該電芯,可實現A級車型550km續駛里程,并可以實現在高能量密度下1.6C快充,滿足30min充電80%以上。
就在近日,工信部電子信息司發布《鋰離子電池行業規范條件(2021年本)》(征求意見稿),根據意見稿要求,新建設的動力電池項目中,能量型動力電池項目單體能量密度應≥180Wh/kg,電池組能量密度應≥120Wh/kg。分析認為,目前市場主流磷酸鐵鋰電池單體能量密度在160Wh/kg左右,《規范條件》如果實施,或對磷酸鐵鋰電池動力項目擴產產生一定影響。
對此,蜂巢能源董事長兼CEO楊紅新認為,“能量型動力電池項目單體能量密度應≥180Wh/kg”的指標對于堅持技術創新的頭部企業而言是可以達到,但對于技術落后的電池企業而言,就會存在一定難度。此舉釋放出的信號在于,政策在引導企業建立優質產能,避免低門檻帶來的低水平重復建設。
目前,蜂巢能源正在規劃新建的磷酸鐵鋰電池項目中,能量密度都將達到180Wh/kg以上。
意見稿還提出,企業應采用技術先進、節能環保、安全穩定、智能化程度高的生產工藝和設備,并對于涂覆、注液、檢測等各環節提出了明確的指標。
“對于持續創新的動力電池企業而言,無論是產品性能指標還是制造管控要求,都會走在國家標準之前,甚至會作為標準引領的角色。”楊紅新表示,蜂巢能源在各項性能及制造要求上,都設定了比政策要求更高的標準。
作為率先在行業提出并落地車規級AI智能動力電池工廠的企業,蜂巢能源的動力電池工廠在設計之初就在上述各項指標上遠超國家標準。
據了解,蜂巢能源位于常州金壇的車規級AI智能動力電池工廠,核心功能包括設備健康管理、工藝設計改善、質量智能檢測、內部物流優化等。
同時,在2020年的蜂巢能源電池日上,其就提出通過AI技術的導入,實現AI+容量檢測、AI+智能焊接(在線無破壞性100%全檢)、AI激光智能焊接、AI自放電檢出等智能化功能。
按照規劃,蜂巢能源將在在建及規劃中的全球生產制造基地全面導入AI工廠建設規劃。其目前實現量產的無鈷電池和第一代L600短刀片磷酸鐵鋰電芯都是采用的車規級AI智能智造標準,使用先進的AI生產線,確保產能的優質性和產品的高質量。
轉載請注明出處。
1.本站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本站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我們編輯修改或補充。


熱點推薦
精選導讀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