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
[摘要]如果不出意外的話,兩輪電動自行車將因新國標的制約持續推進鋰電化。但是鈉離子電池有諸多優勢傍身,只要能夠有效解決鈉離子的高成本問題,未來其取代鉛酸電池成為兩輪電動車主要動力電池的可能性還是很大的。相關企業提早布局,也將有更多的機會。
此前由于鉛酸電池價格便宜,且電池技術成熟、穩定性高,是我國兩輪電動車主要使用的電池類型。但是由于鉛酸電車含有少量重金屬,在制造和處理的過程中容易對環境造成較大的污染。近年來,隨著國家對環境保護和經濟可持續綠色發展目標的制訂,政府積極出臺相關的引導政策,推動兩輪電動車行業內鋰電池對鉛酸電池的替代使用。
2018年5月,工信部科技司發布強制性國家標準《電動自行車安全技術規范》,即大家俗稱的新國標,新國標已于2019年4月起正式實施。雖然新國標沒有明確要求兩輪電動自行車必須使用鋰電池,但是卻規定裝配完整的兩輪電動車整車質量不得超過55kg。想要符合這個規定,使用鉛酸電池很難辦到,只有體積更小、質量更輕的鋰電池能夠勝任。
因此自2020年起,兩輪電動車鋰電化不斷提速,鋰電自行車的滲透率不斷提升。相關調研報告顯示,2020年全國鋰電池兩輪電動車保有量已經達到3400萬輛,占到全國電動車保有總量的10.5%左右,相比2016年不足600萬輛,占比僅2.3%的數據優勢明顯。而到了今年上半年,鋰電兩輪電動車保有量已占總量的12.4%,滲透率持續提升。
而最重要的是,按照新國標要求,求自今年開始全國約有2.5億輛超標兩輪電動車面臨著清退或是替換,替換目標要在兩年內完成,從而為鋰電兩輪電動車帶來萬億級市場。截至目前包括雅迪、愛瑪、綠源、新日等企業不斷加速鋰電兩輪電動車的研發和推廣。而在這股鋰電風潮之下,國內鋰電池企業也是不斷入局,鋰電兩輪車可謂風頭無兩。
鋰電化進程加快 車企業績表現亮眼
根據行業此前的預期,今年兩輪電動車銷量有望突破5500萬臺。而在年初,相關兩輪電動車企也紛紛敲定今年的產銷量規劃。如雅迪目標保底1000萬輛;愛瑪科技銷量目標1600萬臺;新日股份希望達成1000萬臺產能;臺鈴電動車保底800萬臺;小刀電動車提出銷量沖擊1001萬臺。由此可見單從銷量規劃來看,大家對行業可謂是信心滿滿。
如今半年時間已過去,上述企業表現究竟如何?根據大家此前公布的半年報顯示,雅迪電動車上半年銷量表現良好,今年1-6月旗下電動兩輪車銷量約為653.7萬輛;愛瑪科技緊隨其后,上半年銷量約為460萬輛;而新日股份表現稍微欠佳,業內預估其上半年的銷量約為120萬臺。而從其他車企表現來看,距離年初定下的目標相差較遠。
業內人士認為,今年兩輪電動車行業受到疫情反復和原材料價格上漲影響,恐怕只有強勢增長的雅迪能在今年完成保底1000萬臺預定目標。而在鋰電化進程方面,今年鋰電兩輪電動車銷量排名前三的車企分別是雅迪控股的66.9萬輛、愛瑪科技的53萬輛、小牛電動車的40.3萬輛。此外綠源、新日股份等鋰電兩輪車車型占比也是大幅提升。
從業績方面來看,8月27日雅迪發布了2021年半年度財報。財報顯示,今年上半年雅迪控股實現營收123.7億元,同比增長63.9%;股東應占利潤5.9億元,與2020年同期相比增加約49.2%,繼續保持著快速增長的勢頭。業內分析認為,雅迪今年上半年能夠實現營收和利潤的強勢增長,與其產品高端化、品牌年輕化的發展戰略息息相關。
隨后8月28日,愛瑪科技也發布了上市后首份半年報。財報顯示,在行業競爭加劇、原材料價格上漲等不利因素影響下,愛瑪科技實現營收73.1億元,同比增長24.4%;歸屬上市公司股東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3億元,同比增長8.6%。艾瑪科技提到,公司通過自主研發創新提升產品競爭力,構建多品牌矩陣,以適應不同需求的消費者。
而在其他企業方面,九號公司上半年實現營收47.2億元,同比增加135.7%;實現凈利潤2.5億元,同比實現扭虧為盈;小牛電動上半年實現營收14.9億元,同比增長70%;實現凈利潤8646萬元,同比增長183.9%。可以看到,上述兩輪電動車頭部企業上半年都保持著穩步發展的態勢,業績表現均較為亮眼。特別是后進入者,勢頭更加迅猛。
當然了,有人歡喜有人愁!新日股份上半年的業績就不盡人意,上半年新日股份實現總營收20.3億元,同比僅微弱增長0.6%,歸屬上市公司股東扣非后凈利潤-259.3萬元,同比大幅下降108.2%。新日股份在財報中解釋稱,受共享出行投放節奏變化影響,公司直銷業務規模與原定計劃相比出入較大。不過其生產能力、供應能力并未發生重大變化。
由此可見,新國標出臺不僅加快了兩輪電動車鋰電化趨勢,同時也加速行業整合,即使是傳統兩輪電動車巨頭也無法做到高枕無憂。同時新國標抬高了兩輪電動車準入門檻,對車企的創新能力、產品定位等提出更高的要求。業內預估,從2021年到2023年,將是推動兩輪電動車鋰電化的最佳發展時期,而頭部車企也將重構市場競爭格局。
市場需求驅動 電池企業跑步入場
作為鋰電兩輪電動車的重要組成,統計數據顯示,今年1-6月兩輪電動車共計配套鋰電池約為712.3萬套,其中排在首位的星恒電源裝機量168.3萬套,市占率達23.6%。緊隨其后的分別是博力威、天能、新能安、超威電池、比克電池、南都電源、力神電池等。可以看見與新能源車行業相比,兩輪電動車鋰電池配套格局可謂是大相徑庭。
在新能源車動力電池領域叱咤風云的寧德時代、比亞迪、中航鋰電、億緯鋰能等電池企業均是榜上無名,而這對于其他涉足鋰電池的企業來說,與其在新能源車領域與巨頭展開激烈的鏖戰,還不如偏安一隅享受難得的藍海。截至目前,包括比克電池、億緯鋰能、鵬輝能源、力神電池、卓能新能源等均在兩輪電動車用鋰電池領域展開布局。
其實早在去年6月,力神電池與新日電動車舉行戰略合作簽約儀式。新日電動車將從力神電池采購超過5000萬支圓柱18650/21700三元電池;同年8月,國軒高科與滴滴出行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將向滴滴旗下運營的電動車提供鋰電池;今年1月26日,遠東股份旗下全資孫公司江西遠東電池與小牛電動就三元鋰電芯生產供應開展戰略合作等。
但隨著兩輪電動車市場規模擴張,進軍兩輪電動車用鋰電池也被巨頭提上日程。去年10月比亞迪旗下電池獨立品牌弗迪電池下線首批滴滴青桔電池,這也被視為比亞迪正式進入兩輪電動車電池市場。按照弗迪電池的規劃,弗迪電池將會在青海大量投放“兩輪車”電池產線。預計到2025年,其兩輪電動車電池產能將會實現60GWh到80GWh的增長。
寧德時代顯然還要更早,早在2019年6月“老大哥”寧德時代和螞蟻金服、哈啰出行成立合資公司,涉足電動自行車領域。而且寧德時代還專為兩輪電動車研發了動力電池,建設磷酸鐵鋰圓柱電池產線,壽命可媲美四輪車產品,重量僅為傳統兩輪車電池1/4,且續航里程更長。當時寧德時代的架勢可謂是勢在必得,但效果卻貌似不太理想。
于是在今年4月28日晚間,寧德時代發布公告擬再度加碼電動兩輪車電池領域。公告顯示寧德時代擬與ATL設立合資公司,布局家用儲能、電動兩輪車等中型電池業務。雙方將共同出資設立兩家合資公司。其中電芯合資公司由寧德時代持股70%,ATL持股30%;電池包合資公司寧德時代持股30%,ATL持股70%,寧德時代擬投入資金總計140億元。
作為小牛的電池供應商,億緯鋰能針對電動兩輪車市場推出大圓柱磷酸鐵鋰電池。該方案采用大圓柱激光焊全極耳的設計,具有高安全性、低成本、生產效率高等特性。為了緩解產能的不足,億緯鋰能將其用于電動汽車的圓柱電池產能轉向電動自行車領域,此外還從儲能項目抽調資金9億元用于圓柱電池產線。擴建后,其圓柱電池產能將增至8GWh。
面對巨頭們的來勢洶洶,以兩輪電動車用鋰電池為主業的企業也不甘坐以待斃,通過不斷的擴產夯實自己的實力。如8月22日,博力威發布多條公告,包括擬投資30億元擴大鋰電芯產能、擬1.6億元增資子公司建設鋰電池生產線項目等。而在8月20日博力威還與孚能科技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在兩輪電動車和儲能電池研發和供應等方面展開合作。
統計數據顯示,去年國內兩輪電動車用鋰電池的出貨量達9.7GWh。研究機構預測今年兩輪電動車用鋰電池的出貨量將增長40%以上,達到13.5GWh。而到了2025年,兩輪電動車用鋰電池的出貨量有望達到35GWh以上。因此對電池企業來說,這塊市場蛋糕足夠大,但是隨著更多電池巨頭跑步入場,接下來該行業競爭加劇已幾乎是板上釘釘的事情。
鋰未唱罷鈉登場 鈉電池后來居上?
兩輪電動車市場保有量正快速爬升,鋰電池應用也在加速滲透,但支撐兩輪電動車市場規模長期保持高速增長的前提,安全問題卻沒有得到很好解決。據消防救援局統計,今年以來全國已發生電動車火災事故6462起。從起火原因看,電氣故障和自燃是造成電動車火災的主要原因;而從電池類型來看,發生事故的電動車大部分搭載的是鋰電池。
更重要的是,中國并不是鋰資源大國,容易被鋰卡脖子。目前包括碳酸鋰、氫氧化鋰等在內的原材料漲價非常嚴重。有電池企業表示,已無法承受上游材料供應商漲價,考慮向下游轉移成本,可見繼續使用鋰電池可能會大幅提升生產成本。因此兩輪電動車行業內也希望會有安全性更高,價格更穩定的電池類型出現,而鈉離子電池被寄予厚望。
首先從性能來看,鈉離子電池的安全要高于磷酸鐵鋰電池和三元電池。這是由于鈉鹽電解液的穩定性更高。以寧德時代發布的鈉離子電池為例,其熱穩定性超過國家標準,理論上可以做到不起火、不爆炸。并且鈉離子電池不存在記憶效應,可以放空電量運輸,也間接提高了安全性。而且鈉離子電池具有較高充電效率和低溫性能,優勢非常明顯。
與此同時,鈉作為自然界最豐富的元素,我國鈉礦總儲量高達1.5萬億噸以上,原材料的成本要比鋰電池低得多。目前來看鈉離子電池的0.37元每瓦時的原材料成本,比磷酸鐵鋰電池的0.47元還要低20%。基于鈉離子的性質,可以使用更便宜的正極材料,更低濃度的電解溶液,還能使用鋁作為正負極集流體,既能降低成本,又能降低電池的重量。
正因如此,今年7月29日寧德時代正式發布鈉離子電池后,立刻成為關注的焦點。相關數據顯示,寧德時代鈉離子電池單體能量密度可達160wh/kg;15分鐘能充滿80%電量;在零下20℃的低溫下,還有90%的放電保持率。這也意味著,鈉離子電池的性能已能媲美磷酸鐵鋰電池,而且全面超越了鉛酸電池,完全可以勝任兩輪電動車和儲能的要求。
而且值得注意的是,今年更早前的7月7日,愛瑪科技在其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帶來了嶄新的鈉離子電池技術,鈉創新能源創始人馬紫峰教授在現場介紹了愛瑪最新發布的鈉離子電池特點:相比鋰電池充電時間更短;安全性更高,過充、過放、短路、針刺等測試都不起火不爆炸;即使在極寒環境中,也具有較好的容量保持率,也可以正常放電等。
業內人士表示,愛瑪科技對鈉離子電池的積極探索,幾乎與寧德時代在同個時間段發布鈉離子電池,可以說出乎了整個行業的意料。接下來的9月13日,艾瑪科技在投資者互動平臺上提到,目前公司應用鈉離子電池的電動車型尚未上市。這也無可厚非,畢竟按照寧德時代的規劃,鈉離子電池實現商業化應用還需3-5年,因為首先得解決成本問題。
如果不出意外的話,兩輪電動自行車將因標準的制約持續推進鋰電化,而電摩品類至少未來兩三年的時間內依舊是鉛酸電池主導。在這樣的行業大背景下,愛瑪布局鈉離子電池賽道看起來似乎顯得有些突兀。但是只要解決了鈉離子的高成本問題,未來取代鉛酸電池成為兩輪電動車主要動力源的可能性還是很大的。愛瑪科技提早布局,也會有更多機會。
轉載請注明出處。
1.本站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本站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我們編輯修改或補充。


熱點推薦
精選導讀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