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16年,全省蓄電池產業共有規模以上企業84家,累計實現主營業務收入434.75億元,比上年增長11.0%,盈虧相抵實現利潤21.88億元,增長55.9%。全省蓄電池產業可用 “快”、“優”、“好”來概括。
蓄電池產業具有技術密集、輻射面廣、發展潛力大等特點,是當前被國際、國內廣泛關注的朝陽產業之一。近年來,湖南省電池產業加快發展,為全省工業經濟穩中向好發展起到了不容忽視的助推作用。
一、蓄電池產業發展現狀
蓄電池生產包括電池生產以及正、負極材料、電解液、隔膜以及電控材料等多種材料生產、加工過程。蓄電池產業涉及到工業經濟中汽車、電子信息、有色、化工等多個行業,其統計口徑與新材料產業中的先進儲能材料基本一致。據初步統計,2016年,全省蓄電池產業共有規模以上企業84家,累計實現主營業務收入434.75億元,比上年增長11.0%,盈虧相抵實現利潤21.88億元,增長55.9%。全省蓄電池產業可用 “快”、“優”、“好”來概括。
增長快。從收入看,初步統計,今年一季度,全省規模工業中先進儲能材料生產企業共實現主營業務收入97.34億元,同比增長28.6%,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22.5個百分點。從增加值看,一季度,全省規模工業中先進儲能材料實現增加值同比增長24.6%,增速比上年同期快11.7個百分點,比新材料產業平均增速快15.7個百分點,比規模工業平均增速快17.3個百分點。從主要構成行業看,電池制造、汽車零部件及配件制造、貴金屬冶煉、石墨及其他非金屬礦物制品制造、常用有色金屬冶煉、基礎化學原料制造、電子元件制造等先進儲能材料中7個中類行業合計實現主營業務收入84.12億元,增長35.9%,實現增加值21.44億元,增長41.4%。;
結構優。現階段,全省蓄電池產業主要以續航時間長、安全性能好,市場競爭力強的鋰離子電池及材料生產為主。經初步統計,2016年,全省電池制造業中,鋰離子電池制造業實現增加值占電池制造業比重75.3%。到今年一季度,這一比重上升至81.7%,增速也由2016年的30.2%,提升至73.7%。而一季度鎳氫電池制造業實現增加值占電池制造業比重僅為7.1%,增長10.7%。
效益好。初步統計,今年一季度,全省規模工業中先進儲能材料生產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97.34億元,同比增長28.6%;盈虧相抵實現利潤4.93億元,同比增長38.8%,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了36.8個百分點,比規模工業利潤總額平均增速快13.1個百分點。其中,常用有色金屬冶煉、汽車零部件及配件制造、電池制造等行業增速居前三位,分別增長120.4%、108.8%和89.0%。
表1 2017年一季度蓄電池產業部分構成行業利潤總額及增速
二、蓄電池產業發展主要特點
一是資本、技術密集型特征明顯。蓄電池產業是典型的資本密集型產業,對企業資本投入要求高。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廠房建設、設備購置、技術研發等投入性資本需求量大;另一方面是企業生產原材料成本高,再加之資金回籠周期長,企業經營資本需求量大。蓄電池產業也是典型的技術密集型產業,對企業科研技術水平要求高。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是蓄電池產業競爭激烈,對產品質量技術要求高;另一方面蓄電池產業對企業安全生產和環保達標要求嚴格,對企業生產、加工技術水平要求高。
二是市場導向性特征明顯。蓄電池產業具有明顯的市場導向性,技術含量高、產品附加值高、緊跟市場熱點的行業增長明顯。初步測算,一季度,先進儲能材料七大主要構成行業中,與汽車產業高度相關的汽車零部件及配件制造業、電池制造業率先發展,實現增加值分別增長75.9%和62.5%;與蓄電池基礎材料生產為主的電子元件制造業、基礎化學原料制造業發展迅速,分別增長54.7%和54.1%;與有色行業高度相關的常用有色金屬冶煉業和貴金屬冶煉業分別增長28.3%和18.1%;以負極材料生產為主的石墨及其他非金屬礦物制品制造增長2.5%。
三是產業集聚性特征明顯。長沙、郴州、湘潭是我省蓄電池產業主要集中發展區域。2016年,全省十四個市州中,長沙、郴州、湘潭先進儲能材料生產規模居前三位,實現增加值占全省比重分別為43.3%、23.7%和7.8%,合計占比74.9%。今年一季度,全省十四個市州中,長沙、湘潭、郴州先進儲能材料生產規模居前三位,實現增加值占全省比重分別為33.8%、23.3%和19.6%,合計占比76.7%,比去年全年提高1.8個百分點,同比分別增長22.7%、66.8%和16.5%。
三、蓄電池產業發展面臨的機遇與挑戰
新能源汽車、電子信息和人工智能的快速發展,為蓄電池產業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期。近年來,湖南省蓄電池產業加快發展,在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負極材料等方面生產已初具規模。但同時,也面臨市場環境欠優,用電成本偏高,人才資源緊缺,技術水平有待提高等諸多不利因素影響,需引起重視。
一是運行環境欠優。湖南省蓄電池產業發展基數小(2015年、2016年和今年一季度先進儲能材料實現增加值占規模工業比重分別為0.72%、0.86%和1.0%。),產品市場面窄,再加之蓄電池產業自身涉及面廣,生產經營易受到市場需求影響。近年來,我省工業經濟總體雖保持穩中向好發展,但增速仍在低位區間運行。隨著國家對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的逐步退出,過去依賴政策優惠財政扶持發展起來的蓄電池產業能否經受市場沖擊尚未可知。
轉載請注明出處。
1.本站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本站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我們編輯修改或補充。


熱點推薦
精選導讀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