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北京市經信委發布《示范應用新能源小客車生產企業及產品備案管理細則(2015年修訂)》,對比2014年版,2015版細則對車輛和動力電池質保作了調整,其中對動力電池等關鍵零部件提供不低于5年或10萬公里的質保,調整為提供不低于8年或12萬公里的質保。據知情人士透露,上海也在醞釀提高動力電池質保期限。根據目前各車企公布的車輛及電池質保服務標準,動力電池大多提供5年10萬公里的質保,如何在現有技術水平上延長電池使用壽命?最主要的還是取決于充電方式。
據電池業內人士透露,一些標榜能提供8年質保的電池,實際可能達不到這一水平。由于在電動汽車動力鋰離子電池組中,單體電池在生產制造中存在個體差異,在使用中老化程度也不一樣,若不在充電過程中采取適當措施,這種差異將被累積擴大,導致整體電池性能大打折扣或壽命嚴重縮短。因此,不同的充電方式是影響單體鋰離子電池性能和使用壽命的重要因素,合適的充電方式不僅能夠最大限度的發揮電池容量, 而且可以延長電池使用壽命。
法國原子能委員會的電池專家Mikael Cugnet曾在美國化學學會(ACS)發表的演講中提出,如果使用得當,電動車電池壽命甚至可長達20年之久。Cugnet說,目前根據加速試驗所估計的鋰離子電池壽命一般約為8年,但這并不見得能準確反映出鋰離子電池實際上能持續使用多長的時間。他認為,如果使用得當,電動車電池組能夠可靠地運作15年,甚至還可能長達20年之久。最主要的還是取決于用戶如何充電的方式,以及在什么樣的溫度環境下使用。
《動力電池》雜志社:消費者最關心的問題就是動力電池的質保問題,作為電動汽車的核心部件,一旦出現電池容量大幅度衰減、使用壽命縮短等問題,就需要花錢維修或更換電池組,電動車本來具有的“成本優勢”也將蕩然無存。那么,電池使用壽命主要取決充電方式外(快充、淺充淺放)?您覺得除了充電方式,還有什么樣的方式去提高?存在什么樣的難點?
南都電源李小平博士觀點:
1、改進電池的設計和制造方式進一步提高電池本身的壽命和一致性。難點在于一致性。配組只滿足了初期的一致性要求,不能保證長期的一致性。由于對電池制造過程較為敏感,電池一致性隨循環次數的演變具有混沌的特點,就像試圖進行長期天氣預報一樣,預測電池一致性變化極為困難。只能在成本許可的情況下盡可能嚴格控制制作過程的一致。
2、改進電池組的熱設計,不僅是溫度不能過高和過低,更重要的是各個電池的溫度要盡可能接近,難點在于能承受多大的能量密度損失和成本的上升。
3、改進電池管理系統,但要注意,電池管理系統并不能改變電池本質的性能,僅僅能對某種非電池品質導致的不一致通過均衡電路進行調節,有限的延長壽命。難點在于管理策略與電池的特性密切相關,而不同公司電池特點不同。目前均衡方式也不理想,效果差,甚至不如不用。因此,目前的BMS(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 也可以認為是BMS (battery monitoring system) , 基本沒有管理的功能。絕對一致的電池不需BMS,用一個簡單裝置即可。
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
動力電池網官方微信(sd-dldc)

轉載請注明出處。
1.本站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本站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我們編輯修改或補充。


熱點推薦
精選導讀


關注我們